第九章 東征序曲(第1/2頁)
章節報錯
炎興元年元月十一,冀州袁紹也派使者抵達長安,作為東征更蒼的回應。
使者乃是冀州治中從事郭圖,他在朝堂上說,冀州去年連戰一歲,直至十一月才堪堪休戰,士卒疲累不堪, 正需要歇息。而歲初時,魏、趙各郡國又時有黑山賊軍侵擾,以致百姓奔走,田野荒蕪,冀州牧不敢大意,只能先以剿賊安民為重,實無力再派大軍襄助,只能輸送十萬斛米麵以作糧財,供朝廷東征之用。
既無兵械甲冑, 也無馬匹船隻,只有十萬斛米麵,陳沖雖然心中早有準備,此時也免不了失望,畢竟如今東征最不缺的,便是糧草,出征的人馬不多,這麼多米麵也只會成為累贅罷了。
等郭圖離開後,劉備對陳沖說:“袁紹還是蠻精明的,這樣一來,好像是給了什麼,實際上又什麼也沒給,還抓不住他的把柄。”
陳沖則說:“往好處想,無論是用作今年的春種, 還是提防災荒, 到底是有些用處的。”
等到十七日時, 幽州的援軍穿過冀州, 即將抵達河橋的訊息傳到關中,劉備當即向關羽傳令,令他先派人到雒陽迎接幽州軍,自己稍作整軍,隨後就到。
與之前數次征伐相比,此次劉備出征的兵員並不算多,論數量只有兩萬餘人,但這也是不得已,畢竟大戰之後,各地都出了一些不得不休兵的考量。比如匈奴騎士年年隨劉備東奔西走,龍首原一戰又折了且渠智牙斯,部族中多少有些怨言。又比如有晉陽等地亦受黑山軍侵害,田野正須人員需要人戍守開墾。而且還有傳言說,鮮卑首領軻比能這幾年迅速崛起,取代了原本的鮮卑單于蹇曼,並且有重新發兵幷州,奪取平城的跡象,故而雁門軍劉備也不好抽調了。
但自進京以來,朝廷菁華盡入劉備囊括,雖然兵數不振,但其中良將如林,謀臣如雲,極為可觀,又勝過從前幾分,其中知名的有:
度遼將軍、蒲子縣侯張飛所部,
偏將軍、長平亭侯段煨所部,
上黨太守、關內侯張楊所部,
西河太守、關內侯秦宜祿所部,
弘農太守、關內侯射堅所部,
京兆尹、關內侯司馬防所部,
東平校尉、董亭侯劉德然所部,
左尚書僕射、戲亭侯荀攸所部,
劉備開大將軍府以後,在陳沖建議下,設定諫議從事與軍師從事二職,多從年輕輩中遴選,陣容盛極一時,其中聞名州郡的就有:
扶風法正、孟達、耿紀,泰山羊秘,敦煌張猛,安定皇甫堅壽,京兆韋康,弘農董遇,馮翊郭凱,會稽朱皓,河南種邵等。
除此之外,還有拓跋鮮卑的小帥拓跋匹孤加入。在部族之中,他無法與拓跋力微競爭單于之位,故而也絕了繼承大位的念頭,於是想自領八百部眾,加入劉備軍陣裡領立一番功業,劉備對此自然是歡迎備至。
便是劉備自己也未曾料想過,今日軍中人物能有如此豐茂,對此他喜不自勝,對陳沖誇口說:“國家英傑匯聚一堂,豈是黃巾舊部可比?此去關東,我必一鼓而復失地!”
陳沖知道他此時志得意滿,正在興頭上,也不去打攪他的興致,但心中還是不甚放心。這是因為佔領長安後,必須有人在朝中主持大局,再想像之前那樣,出現兩人同時策馬軍中,指揮同一場會戰的情景,恐怕已是難以復現了。最後分工的結果是,陳沖在長安穩定後方,劉備在外負責征戰。
可決議雖定,但陳沖對成敗還是有幾分憂慮。
於是在劉備拔營前,陳沖把徐庶叫到小築裡,問他說:“元直,你跟隨我身邊,有多長時間了。”
徐庶聞言,知道陳沖要說一番深入肺腑的談話,於是鄭重坐在陳沖前,點頭說:“我十五歲跟隨老師學習,距今已經有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