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十三章 你想多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因為范增心有疑問,所以這才問了出來,可項梁卻是不肯回答,面對他這個多年好友,寧願自罰三杯也不肯透露實情,這讓范增心裡面不免更添了幾分好奇。
只是項梁執意不肯吐露實情,而且態度堅決,范增也不好逼迫項梁,為了緩和氣氛,於是范增果斷轉移話題道,“項兄,如今你那寶貝徒兒已經差人來請我們了,你看我們何日動身為好?”
項梁見范增不再追問,心裡不免鬆了一口氣,露出一絲笑容道,“範兄,離兒大婚就在眼前,我這個當師傅的自然是不能夠缺席,我看我們就明日動身好了,儘快趕到沛縣。
離兒如今身居高位,位列朝堂之上,又身處咸陽中樞要害之地,以他的能力,只怕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手段,他的訊息可比我們靈通的多,有些事還得需要和他細細商議一番。
有了離兒的幫助,我們將來起事也更為方便安全一些,大業也就更多了幾分把握,我們早日趕到沛縣,與他商量一番,待離兒大婚之後再回到會稽,暗中準備,靜候時機,範兄,你看如何?”
范增撫須頷首道,“項兄所言甚是,有了姬離的幫助,我們的計劃就變得更加完美了,只要我們自己不出什麼差錯,肯定不會有人發現,將來我們的大計定能成功,這一切,都是項兄的功勞啊。
想來,姬離當初外出遊歷然後從軍入伍,憑戰功入了咸陽,又得了秦皇看重,躍居高位,這一切的種種,都在項兄的計劃之內吧,若非項兄高瞻遠矚,豈有今日之局面?項兄之謀劃,當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在下佩服佩服。”
范增朝著項梁拱了拱手,語氣中帶有一些驚歎和敬佩,眼神略微有些奇怪,上下打量了項梁一番,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在他看來,項梁是姬離的師傅,而且對姬離極好,這其中肯定有一些隱秘,姬離也絕非是項梁的普通徒弟這麼簡單。
而且姬離外出遊歷僅僅兩年,便一躍成為大秦軍隊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成為大秦軍隊中的重要人物,位列朝堂之上,位高權重,這其中,固然有姬離自身能力本事出眾的原因,但肯定也有項梁的暗中助力,不然難以解釋姬離怎麼會起來的這麼快,這不合常理。
所以最合理的解釋便是項梁暗中謀劃推動姬離進入軍隊,從軍隊再到朝堂,一步一步往上爬,掌握大權,項梁就是在大秦的心臟處埋下一顆釘子,打入一枚棋子,發揮重要作用,在一些關鍵時候更是能夠扭轉乾坤,起死回生。
這便是范增心裡的想法,他也不得不承認,項梁這一手確實厲害,看看姬離如今的作用就能知曉了,有了姬離,他們就能掌握大秦朝堂上的資訊,軍國大事,一些頗為隱秘的機要之事,他們都能夠透過姬離得知。
提前得知資訊便意味著佔據先機,打的就是一個資訊差,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若是能夠提前得知一些訊息,他們就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部署準備,打好提前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積蓄力量,謀定而後動,成功率大大提升。
只是姬離畢竟是項梁的徒弟,兩人十幾年師徒之情,若項梁真的只是將姬離當作一枚棋子,那就未免有些令人寒心,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不可婦人之仁,什麼人都可以犧牲,但是絕情絕義,六親不認的人,終歸還會讓人畏懼的,容易失了人心。
范增自己在心裡想了想,覺得項梁也不是那種人,畢竟認識十多年了,瞭解的性格也並非如此,總不能一直在裝吧,范增仔細琢磨了一下,也就放下心來,只是讚歎了一番項梁。
范增這邊說著說著就開始對項梁一陣驚歎和讚賞,搞得項梁有些懵,沒看懂范增的意思,他被范增說的話給弄糊塗了,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直到范增衝他拱手示意,說話驚歎不已的時候,項梁才回過神來。
連忙擺了擺手,對范增說道,“範兄,你是不是誤會我什麼了?什麼我的功勞?你說的那些我都沒怎麼聽懂啊,你該不會是認為離兒走到這一步是我在背後幫他吧?”
范增撫了撫須,笑而不語,只是眼神定定看著項梁,分明就透露出一種“我就是這麼認為的,你不要裝了,老朋友,我早就看穿一切了”的意思。
項梁看著范增的眼神,莫名的有些惱火,有些鬱悶,想要罵出聲,可是又被他強自忍了下來,心裡憋著一團火,項梁語氣悶悶的說道,“範兄,你想多了。”
范增臉色一僵,眼神愣了一下,看著項梁沒有說話,他知道項梁還有下文。
果然,項梁接著開口道,“範兄,你是怎麼想的?怎麼會認為離兒能有今天這一切竟然會是我在背後幫忙的結果?你也太高看我了吧,我們十幾年交情,誰還不瞭解誰?
我能有這個本事?讓離兒順風順水的進入大秦朝堂,還入了秦皇的眼?怎麼可能,我要是有這個本事,早就重振我項家輝煌了,還要在這裡與你密謀?暗中籌謀這些事?那不是自討苦吃嗎?
範兄,我用不著騙你,你我生死之交,十幾年的情誼,我相信你甚過相信我自己,我絕對不會欺騙於你,我告訴你,離兒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他自己的功勞,與我沒有半點關係。
說實話,我也想有關係,只是我之前怎麼能預料到離兒會走得這麼遠?出去兩年時間就入了朝堂,到了中樞,這著實讓我感到意外,也是我先前所想不到的。
我從一開始甚至沒想過讓離兒進入大秦當官,只是他當初說外出遊歷我才放得他走,孰料他自己跑去了蒙家軍,後來在邊關屢立戰功,進入了咸陽。
我帶著羽兒去咸陽,在舉賢堂外碰見他時,起初我還有些擔心呢,畢竟我們可是六國子弟,怎能入朝為官,這也太冒險了,而且為秦皇爪牙,我等不齒也,還曾一度勸說過他,可惜沒能說服他。
後來我就想開了,這也沒什麼,離兒說的對,要想打敗敵人,就得先了解敵人,他入朝為官,也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大秦的方方面面,為將來推翻暴秦,我等起事做準備,所以我也就沒有再勸說他,任由其發展。
離兒智勇雙全,在朝堂之上如魚得水,深得秦皇信重,地位也水漲船高,越來越高,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我萬萬想不到的,也是我最為驚喜的,他在這個位置上能夠幫我們做的很多很多,對我們幫助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