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功告成 何物真龍(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玉宸看著迎頭而下的白光,忽然感覺到了一絲後悔。
也許自己低估了蘇徹。
也許自己從一開始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也許自己摒棄曾經的傲慢,應該先摸清楚蘇徹的全部手段。
人生有太多的也許,人不能為也許駐足。
在白光的衝擊之下最開始潰敗的是道義光明絕的浩然罡氣。
當浩然罡氣凝練為金光的時候,的確是第一等的守禦神通,因為霸道的浩然罡氣可將一切侵襲而來的法力洗刷。
就如同玉宸如何對付禺強所釋放的魔火。
然而在面對蘇徹這一劍的時候,道義光明絕展現出了潰敗的跡象。
並非是因為「質」的不足,而是因為「量」上的絕對差距。
蘇徹所斬落的這一抹白光之中所蘊含的力量並不僅僅來自於蘇徹自身,而是蘇三公子對天地元氣以及背後法則撬動之後反覆疊加的總和。
而武道罡氣的來源則是來自於玉宸本身。
這樣的對拼並不僅僅是玉宸與蘇徹雙方的,更代表了玄門與武儒之間彼此法度的區別。
對於玄門而言,化天地為己用,與天地無二無別,本來便是應有之意,也是玄門的追求。
但是對於武儒來說,一切法門求諸於內,更加註重自我的修持,挖掘自身的力量。
這就導致了兩者雖然都是研究天地之間種種玄妙的法則,但是應用上卻有巨大的差異。
換而言之,如果是劍修來面對蘇徹這一劍,那些東海之上的劍客們則是會以最直接的方式,以劍對劍,大家試一試誰的劍鋒更加犀利。
如果是佛門在此,則會層層佈置,甚至呼朋引伴,請動諸佛加持,同樣以天地之間的法則反饋而來。
正是彼此修行的法脈不同,決定了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
玉宸的武道罡氣在蘇徹熔鑄了一切的劍光之下如冰塊融化在陽光中,如飛蟲消逝在火光裡。
緊接著是承載統御這武道罡氣的不動心印。
不動心印控鎖著玉宸身周的天地元氣,同時將天地法則捆索的幾乎「凝固」。在這裡若非玉宸的同意,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外界的法力可以對這個世界造成影響。
如果說法力是一支畫筆,天地是一張白紙,當法力在天地之間鋪展就像是書寫了一幅圖景,那麼玉宸的不動心印就像是厚實的玻璃蓋子,不讓筆在紙上有任何落筆之處。
然而在這一刻,不動心印這個厚厚的蓋子就像是承受了重擊的玻璃,此刻已經形成了不知道多少蛛網一般的漏洞。
因為蘇徹這一劍所引動的法則,與不動心印所壓制的無二無別,當外界的法則已經沸騰,內裡又如何冷靜如冰?
這是彼此之間最直接的對拼。
看看到底是蘇徹的「筆鋒」更加鋒銳,還是玉宸的不動心印更加厚實。
結果很明顯,玉宸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