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這是何物?”

三人行走間,已到了工坊的另一側,這裡到處都是雕版,竹簡,刻刀,還有許多淡黃色的紙張,想來應該就是沈東凌所說的宣紙。

只見得一個個雕刻師傅,手持雕版,在上面細心的雕刻著。

蔡邕、鄭玄伸頭看了看,只見得這些雕刻師傅雕刻的圖案十分熟悉,好像是字,卻不認得,很是奇怪。

“他們這刻的是......是字!是反著的字!對不對?對不對?!”

突然間,蔡邕失聲大喊,抓住沈東凌的衣襟問到。

“老師說的沒錯,就是反著的字!”沈東凌笑著回答。

“反著的字?那有什麼用?刻這東西做什麼?”鄭玄還沒反應過來。

“你愚啊!還沒看明白麼?鄭公,先將字反刻在雕板上,再刷上墨汁,最後蓋上這宣紙,一份文書就成了,就成了啊!”

蔡邕邊做邊說,已是明白了全過程。

鄭玄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好!好!這樣一來,只要紙張足夠,書籍就是源源不斷啊!真妙,真妙啊!”

鄭玄一邊說著一邊不著痕跡的瞪了沈東凌一眼:你小子賣什麼關子,害老夫丟了面子!

沈東凌摸了摸鼻子:怪我咯?我想說的,你們沒給機會啊......

鄭玄又瞪了沈東凌一眼:不怪你那就是怪我咯?滾一邊去!

................

沈東凌無奈,只得拱手說到:“兩位先生莫急,容我帶您二位去看看樣品。”

沈東凌領著兩位國學大儒來到一處重兵守衛的房間裡。

只見得一排排書架整齊的排列著,上面放著幾本裝訂好的冊子,也就是“書”,新時代的“書”!

不等沈東凌開口,蔡邕、鄭玄已經走了上去,一人一本細細看了起來。

“千字文?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這兩本啟蒙讀物對兩位博學大儒來說,確實太過淺顯,算不了什麼,可兩人卻看得如痴如醉。

《千字文》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天文地理,社會自然、人文風情無所不包;《三字經》更是淺顯易懂,取材典範,包含歷史、文學、哲學、人倫義理、忠孝節義、天文地理等諸多道理。兩部均是用作啟蒙教育的上佳之作!

而且,兩本書籍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樣的大小,一樣的格式,顯然不可能是人工所寫,必是那神奇的印刷術所刻印印刷製作的!

印刷術可行!沈東凌不是在空口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