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法?”

沈東凌頓時反應起來:“三流的謀士知道如何運用兵法,二流的謀士知曉陣法,一流的謀士可以洞察人心,而且通曉天文地理。雖然奉孝年紀不大,但是應該已經修煉到一流謀士的境界了吧?”

按照古人計算年齡的方法來說,郭嘉今年才不過二十歲而已。

他和張郃,趙雲差不多,能力還沒擴張道極限。

但就算是這樣,他表現出來的才能,已經讓沈東凌歎為觀止了。

“沈幽州果然好眼力。”

他看了看沈東凌,依舊對他行了行禮,笑著說道:“這的確是我佈施的陣法。雕蟲小技,不值得稱道。”

謀士最大的門檻,就是是否能佈陣。

陣法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性格。

郭嘉佈下的陣法,看起來變換萬千,迷惑不定。讓人難以看清現實。確實比較符合他的性格,畢竟他號稱“鬼才”。

得道之人,不拘小節。

“奉孝布下的這個陣法,是有什麼事情要和我單獨聊的嗎?”

沈東凌愣了一下以後,便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他心裡充滿了對郭嘉的好奇。

曾經他聽蔡邕說起過關於陣法的傳聞。

傳言有道,如果達到謀聖的層級,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佈下陣法,就可以圍困千軍萬馬,將他們一舉消滅。

沈東凌對此很是懷疑。

不過面對郭嘉展示的這個陣法,他確實感覺有點意思。

畢竟在這個陣法裡面,他倆說的話。外面的鄭玄和蔡邕是絕對不會知道的。

除此之外,沈東凌還隱隱感受到,只要他願意。運用內力就可以一舉打破郭嘉佈下的陣法。

這也代表,郭嘉這個陣法並沒有什麼歹意。

“確實如此!”

郭嘉看到沈東凌的反應,表情很是淡然。一點都不覺得驚訝:“說來我也不是從潁川趕過來的。當時我在徐州學習。無意聽說鄭公和蔡議郎兩位當今的大家,都受到邀請去往幽州。據說幽州要創辦學宮。我對此很感興趣。便一路跟隨過來一探究竟。”

沈東凌笑了笑:“那你都看到什麼呢?”

“很多地方以前都沒想過,但是在來幽州的路上,一路上所見所聞,倒是有所感悟了。”

郭嘉也爽朗的大笑一聲。

沈東凌更加好奇了:“不妨細細道來?”

“其一,時機。”

郭嘉眼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後來才明白,原來鄭公決定從青州的北海郡去往幽州的時候,沈幽州還在洛陽準備買官的事情。那個時候,你其實還只是個商賈之人。但是卻能以幽州牧的名義,招納鄭玄同意去往幽州。而且鄭玄居然還答應了。”

“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他娓娓道來,表現出他超出常人的直覺:“而且更加離奇的是,我雖然當時在徐州,但是湊巧在這個時候聽聞這個新聞。”

“於是我開始有理由懷疑,是有人故意在暗地裡傳播這個訊息。藉此來吸引全國各地的學士,把他們都招納道幽州。”

“而且,現在看來,我的推測是正確的。因為和鄭玄的車隊一起來的。大部分都是來自荊州和揚州。”

“而且,冀州和豫州的學士卻很少。他們跟隨車隊以後,我私下詢問過。他們得知幽州學宮的事情,是來自洛陽。為什麼洛陽的訊息卻比我們這知道的更慢呢?”

“我心裡其實有個大膽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