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民心所向,氣勢如虹(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是沈東凌做出這些應有的回報。
這次去往幽州,如果說路上還有更多的災民。他們想要加入去幽州的隊伍,那麼沈東凌獲得的國運就會越來越多。
說不定還會突破二流名士。
更何況他還這麼年輕,蔡邕一邊想著一邊感到有些幸運。
看來自己跟沈東凌去幽州的決定是正確的。他甚至覺得此番決定,對他以後的人生都有很大的改變。甚至整個漢朝都有可能被他所顛覆!
周倉替沈東凌幹活的時候盡心盡力,因為他本來就是走投無路才選擇去造反的。
對於這些災民的經歷,他確實能夠有相同的體會。而且現在又突然遇見這位仁德的沈幽州。
他為這些平民百姓提供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
他現在覺得,比起自己當年在黃巾做統帥的時候都更加高興。
他們離開繁陽城以後,沈東凌帶著這些難民繼續往幽州的方向走去。
而周倉則帶領著一對兄弟,去其他的地方尋找黃巾剩下的軍隊。
當初黃巾軍的手下統領基本上都已經被剿滅了。他這個小小的渠帥便發揮了他應有的作用。
只要是他去過的山寨都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因此基本上,每天都會有難民加上加入去往幽州的道路。
少的時候,幾百人。多的時候,甚至有上千人。
這些人如同奔湧的河流匯入大海,一般都來到了沈東凌的隊伍中。
雖然說這樣下來,他們路過每個地方甄家付出的錢財和糧草都在不斷的甄家。
不過他並不介意這些。因為比起錢財他收穫的是人心,是名望!
這時候他不僅想到了之前,歷史上劉備其實都已經自顧不暇了!
但還是不會放棄自己的手下,帶著這些人渡過長江。
因為不僅僅是人口,更是因為這民心所向!
在這個朝代能夠得到民心的人和得不到民心的人。
最終的結局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當他的名聲累積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出生這些東西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劉備帶著他的手下渡過長江,以後再也沒有人討論他貧寒的出身。
因此沈東凌帶著這些平民去往幽州的事情,一旦被別人傳頌。
就不會有人介意他曾經是商賈之家出來的,也不會說他僅僅是甄家的一個贅婿。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現在身在何方呢?
沈東凌想著劉備,不由得又想起了史阿和王越。
在他的規劃裡面,買通張讓讓他給自己調令。
本來就是有劉玄德的一份。他得到了劉備便等於說得到了關羽和張遼。
這兩個人對於他以後平定幽州叛亂有著不可估量的用處。
不過他在去洛陽以前,就安排人去調查這件事情。
本來應該在西安的劉備這個時候已經鞭打督郵,逃到別處去了。
不知道現在在哪個角落躲著呢。算了,先不管他好了。
他正想著這些事情,遠處張郃的聲音傳來,“公子,鄴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