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掌櫃現在甚至已經開始動心思,把就留那邊的生意放放,或是請個大掌櫃照應,自己就把生意的重點放在酒坊這邊。

跟著程時年父女幹,相信他是虧不了的!

程元卿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這麼一位忠實的“迷叔”。

看著記錄下來的酒坊資訊,程元卿認真排查:“德勝酒樓不錯,但是菜品收費普遍親民,供不起元合酒。”

“青雲樓倒是可以,可他是花樓,哪有去花樓好好喝酒的啊。”說到這,程元卿撇了眼程時年,好在他忙著看酒樓沒管自己,不然肯定要疑惑為什麼她知道花樓這個地方。

突然,程元卿看到一個再合適不過的酒樓,開心道:“慶豐樓,府城第一酒樓,很受讀書人的追捧,恰好適合。”

府城酒樓的規模本就比建昌縣這幾個樓大的多,而且據說慶豐樓的老闆,還是一位老秀才。

據說這位秀才本是商戶人家人出身,因為自小喜歡讀書,遍一直在科舉方面鑽研。

不過他家沒有這方面的傳承,他雖喜讀書,天分卻不怎麼樣,最後也只在四十六歲的時候堪堪重了秀才,科舉路也到此在難進一步了。

老秀才因為這,十分禮遇讀書人,遇上家裡困難的讀書人,還常常施以援手,日子久了,府城裡的讀書人也都愛來慶豐樓小聚。

慢慢的,大家都覺得慶豐樓因為讀書人多,也和一般的酒樓不同,多了些文化色彩。

程元卿選定了這一家酒樓,程時年和車掌櫃這邊也挑選出了兩家。

最後三人一合計,從這三家酒樓裡選了慶豐樓和另外一家做為這次第二批元合酒的買家。

很快,一張有程家元合酒的酒樓名單就被放了出來,榜上有名的酒樓小廝高高興興的回去報喜,而沒有的小廝則是垂頭喪氣,紛紛失落的離開。

在這一批沒有得到元合酒的酒樓掌櫃中,有一個叫趙七的,正是建昌縣一家名為鳶飛樓的酒樓的掌櫃。

趙七所在的鳶飛樓在建昌縣中規模不小,也只比當初程元卿選的慶豐樓小一些。

原本趙七對買酒的事是勢在必行的,臨行前也和幕後東家打了包票。

他自認上門買酒,那就是上門給程家送銀子,哪個不開眼的會不要?

不過趙七偏偏沒料到,程家就有這個底氣把他們這一大票人拒之門外。

趾高氣昂來的,最後卻在程元卿這裡碰了壁,趙七是一腔的不服氣。

看著不遠處同行來的慶豐樓掌櫃欣喜若狂的樣子,趙七滿臉不屑,但更多的,是不服氣。

他們鳶飛樓也算是建昌一大酒樓,居然排不上號,未免太過分了些,這樣想著,他連忙回去覆命。

鳶飛樓的大老闆是張員外,此時他坐在家中,小口的喝著自家酒樓的酒,百無聊賴,看著趙七出來,連忙激動上前:“怎麼樣,酒呢,談下來了嗎?”

趙七咬咬牙,開始哭訴:“哎呦我的大老闆,你是不知道啊,那程家的酒,那叫一個差啊,也就是聞著好聞,可你知道嘛,那程家的酒,髒的不行。”

“那酒上面還飄著白色的不知道什麼東西,我還看見他們家的小孩也跟著胡鬧釀酒玩,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賣的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