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卿想著多釀些酒是對的。

自從裴潯帶著那麼多酒回去,程元卿就聽到村子裡都在傳,說是府城出來一種好酒,大到城主小到農民都說他好,只是這酒太貴,說好的農民也只是有幸聞了幾口。

但光是聞一聞就能達到這個效果的,這酒絕對是好酒,一時間,大家對這酒的關注就高了起來。

期間,程元卿繼續著釀酒——吃飯——釀酒——睡覺的行動軌跡。

幾天後,城裡傳來了那已經被炒到“此酒只應天上有,人間哪的幾回聞”地步的酒,來自永福村的程家酒坊。

一時間,程家酒坊宣告大躁,不少酒樓耐不住性子前來打探情況,卻因為不知真假可忐忑不安。

很快,這些被派去打探情報的小廝剛踏入程家酒坊附近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酒也太香了吧!

自此,程家酒坊開始了忙碌的生活,越來越多的酒坊找到這裡,請求購買程家的元合酒,可是程家的元合酒坊卻不這麼痛快的賣。

因為需求量大,程元卿在做生意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和家人商議定了,眼下八方來求,酒坊的是不缺生意了。

但是很快四里八鄉,都會知道他們程家和車家釀的元合酒,百姓們可能不會直接從他們酒坊買酒,卻可能從酒樓買到。

那麼這個酒樓如何呢,他會不會把元合酒的價格加到一個過於高的地步,會不會利用元合酒,來惡意擠掉其他酒樓的生意呢?

他們家看似只是賣酒,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

所以,他們要挑選元合酒的買家!

而且挑選的買家標準,絕不是誰先來下訂單或者誰能加價錢,程家自有一套評判的標準。

這麼一來,來買酒的酒樓就有些微詞了。

但是雖然不滿程家的態度,可是一想到這麼香的酒可能帶著自家酒樓爆紅,那些掌櫃的又忍耐了下來,期盼著等著結果。

程家院落內,車掌櫃和程時年、程元卿把幾個酒樓的名字列在了草紙上,認真討論比較。

因為釀酒的過程複雜,還有時間的要求限制,這次程元卿只打算選兩個酒樓,這個決定得到了程時年的大力支援。

這些日子下來,他越發覺得這個女兒很靠譜、人機靈,儘管她才七歲半,主意卻比他們這些大人都好。

車掌櫃對程元卿也同樣信服,他則想的更深些。

程元卿的聰慧不用說,關鍵是這個小娘子就好像一直有福運加身一樣,特別受老天爺的厚愛。

凡是她想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額外的,還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貨。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程元卿就是程家的一顆小福星,而且跟著這顆小福星,他們也是有的賺。

單看之前程元卿出的主意,就讓元合酒在建昌縣打響了招牌,捎帶手的,他們瀕臨關張的酒樓也被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