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程元月對刺繡的勁頭,也是真喜愛肯鑽研的。

“你這話不對姐,你也是咱爹的孩子,十根手指各有不一,我能做的事,你也許不能,可你擅長的,我也不會啊。”

說著程元卿又把長姐的秀棚拿在手裡翻看。

“你看繡的多傳神啊,還沒人指點過你呢,全憑著阿孃教給你的那點針法,和你自己的研究呢,我敢說全村的小娘子裡,數得上我姐的針線好!”

程元月讓小妹誇得有些意動,卻還有難以相信。

“我真行嗎?”

“指定行!姐你聽我的,沒事你就多繡幾個像樣、能拿的出去給別人看和觀賞的繡樣,到時候我自有法子!”

只是繡幾個圖樣,這對程元月來說並不是難事。

“成!那我得空的時候就繡,繡好了我和你說。”

說定後,程元卿就在屋裡陪著長姐繡花,秦氏和王五家的、里正家的媳婦嘮著嗑很快也把衣裳洗完了。

眼瞅著到了該做飯的時候,程時年今天去和量地的人一起出去,估計晌午也不會回來,秦氏索性就招呼著王五家和里正家的留下吃飯。

“都別走,一會兒我給你們露兩手,炒幾個菜給你們嚐嚐!”

三人方才嘮了小半天,都覺得沒嘮夠,王五家的和里正家的媳婦都挺願意留下。

秦氏在莊戶人家的媳婦中,脾氣好人厚道,人也利索能幹,還樂於助人,按說這樣的脾氣很對莊戶媳婦的胃口,會有很多人和秦氏成為好友。

但是秦氏在永福村,卻並沒幾個朋友。

這不是她為人清高,或者難以相處,實在是婆婆大竇氏管得嚴。

她不光給小兒媳秦氏安排了從早到晚的家事,還及不樂意村裡的媳婦來找秦氏嘮嗑。

程元卿分析過,這點可能是因為大竇氏害怕,她知道自己對小兒媳的所作所為說出去會被村裡人詬病,心虛的她害怕秦氏有了較好的朋友,會朝外把這些事說出去。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大竇氏敢這麼欺負秦氏,也是因為她是外鄉人,在永福村既沒親戚也沒朋友,要是秦氏和村裡人來往的多了,再有幾個至交好友,那無疑秦氏就不再那麼孤立無援。

大竇氏在想拿捏小兒媳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些狹隘的思想,就成了大竇氏看著秦氏不讓她和村裡媳婦來往的原因。

其實大竇氏根本不明白,她所認為的拿捏,不過是秦氏的善良和包容,以及真心把她當婆母的孝敬順從。

秦氏對婆婆的依從,完全歸根於她的內心,換言之,當秦氏再也不拿大竇氏當親婆婆待的時候,大竇氏那些自有用的招數,就都成了擺設。

沒有婆婆盯著的秦氏,很快就和王五家、里正家的媳婦處了上來。

三人都是做慣了家事的人,很快就收拾出一桌子菜,在喊上各自的孩子,熱熱鬧鬧的圍在桌前吃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