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下雨(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好好,你們愛吃什麼咱就種什麼,我看啊還得種些白菜,等冬天的時候我給你們醃菜吃。”
永福村的冬天很冷,不光村民就是縣城裡的人也沒有辦法在冬天儲存新鮮的蔬菜,所以在冬天家家戶戶吃的菜多是蘿蔔和白菜之類的醃菜。
這類醃菜當然也是心靈手巧的農婦們自己做的,秦氏做的醃菜味道又下飯又新鮮,他們都很愛吃。
不過在物資匱乏的老程家,冬天裡的醃菜也很珍貴,通常一個冬天只有幾罈子,還被大竇氏牢牢把持著,每頓飯吃幾片菜葉子,每個人吃多少,都被她嚴苛的把控。
像秦氏母女,不受大竇氏待見的幾人,甚至一個冬天碗裡也難見菜葉,這簡直是虐待兒童!
“白菜好!種白菜咱們自己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程元卿小手一揮,大氣的說。
程時年卻沒有娘幾個那麼樂觀,躊躇了一會兒,還是把心裡的擔心說出來。
“好長時候天都不下雨了,我看著別是要遭旱年。”
靠天吃飯的農民,最怕的就是遇上災年,雖然在歷經二十年的風調雨順,現在的每個家庭的勞動主力,都沒有見過災年的真實情景,他們也都是從老一輩人的嘴中口耳相傳聽來的。
比如永福村關於旱災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干吹夜風”,意思是天上的雲彩和地面上的風向不一致,而且這種風不光白天刮的厲害,晚上也同樣吹個不停,這就有即將來臨乾旱的風險。
還有就是突然違反常規的長時間不降雨,還有“旱天雷”的出沒。
這裡講的旱天雷,說的是往往出現在下午的雷聲,但是卻只能聽到雷聲見不到雨點,或者又夾雜著一陣陣的大風,雷聲大雨點小,匆匆而過。
這些都是勤懇的莊稼人總結的旱災來臨前的寶貴經驗。
他們一家人是土生土長的莊戶人,哪怕是還未及笄的程元月也對這些耳熟能詳。
見爹爹這麼說,程元月有些擔心的攥緊了衣袖說:
“那、那怎麼辦?咱家剛買的田......”
程元卿和姐姐有著同樣的擔心,要是碰上災年,他們的田地肯定就無產出了,甚至還會虧本。
除了這一層關係到程家的經濟問題之外,程元卿還想到了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古往今來,人們對災情的恐懼不僅僅是因為乾旱、地震、暴雪等,更讓人擔心的是隨之而來的疫情和流民暴動。
所謂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說的就是古代人們對待災情之後的人畜死亡沒有做防疫處置,當時大多流行土葬,認為火葬之後則是把死者投胎的機會也抹殺掉。
殊不知這種做法卻給了細菌和流行病良好的發展空間,災情之後隨之而來的疫情,更讓人手足無措,最後因為疫情死亡的人數甚至會超過因災情死亡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