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二次光明戰爭中的描述後世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龍裔皇帝·第三紀元·最後一戰》和矮人著作《復仇之戰》,以及精靈史詩《最後的巨龍》。

“啊,風中雪落紛如金,

斯毛格!巨龍之王!

翅翼如雲,眼如太陽。

吼聲如同君王席捲天空,

塔尼魁提爾,瓦爾妲神聖莊嚴,

天藍蒼穹群星閃耀,光明落在大地,

大鷹振翼,戾聲如大廳中王的長笛,

在永潔山巔上,曼威擎起雙手,摒擋如雲遮,

他帶來了新紀元的聲音。

但如今誰又來為我斟酒?

分隔兩岸的灰海,波濤阻擋了迷霧,

終不見他。

斯毛格!巨龍之王!

終不見他。”——《最後的巨龍》

“……因受魔苟斯的驅使(一說是烏苟立安特),中洲最後也是最大一批巨龍越過鐵山以北那高不可攀的峰巔,向聯軍發動了攻擊。烏頓峽谷內,精靈、矮人、人類還有百樹的牧人為解放這個紀元,灑下了無盡的鮮血;那一天,群星都在為大地上的悲劇留下了哀悼的眼淚。

啊,皇帝率先擊破敵人在大門前的防線,聖靈吶哈爾的蹄聲即使經過一千年,依舊在那片黑暗邪惡的洞窟中,在那危巖聳立的山脈中迴響。皇帝在門前向阿拉塔爾發出挑戰的怒吼,但應者皆無,尊貴的邁雅在那一天失去了他的尊嚴。”——《龍裔皇帝·第三紀元·最後一戰》

“復仇!復仇!

都靈矮人,刀斧齊備,吼聲激昂,

願你終不忘鐵丘陵!

大山深深,鍛火熾烈,都靈!都靈!

願你終不忘索林之墓!

在北境,在烏圖姆諾,矮人奮起斧錘,向黑暗中的大敵發起最後的決戰!

&nênu!

願你的鬍子依舊生長。”——《復仇之戰》

作為中洲最後一條巨龍,斯毛格經歷了漫長又傳奇的一生。他起先是最為一條惡龍為人所知。他殺戮,吞噬,毀滅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及矮人的王國;對金子及財寶的貪婪永不滿足。這是他的天性。

但當第三紀元,2941年。

在孤山,在那場如今享譽中洲的冒險後,巨龍斯毛格就成為了守護中土的一名衛士,成為了光明的前驅,不得不說,這確實有點諷刺。

但誓言約縛著他。

瞎掉了一隻左眼的斯毛格憤怒的大吼著,張開滿是利齒的大嘴,咬住了其中一條巨龍的脖子。他和他的同族在空中纏鬥,鷹王和他的族裔盤旋衝刺,大風與烈焰在中綻放,利爪與利齒,羽翼與翅翼,白晝到黑夜。

黎明前,斯毛格殺了他的同族中最大的那一頭,他的利齒咬破了那頭火龍的鱗甲,滾燙的龍血如雨飛舞,那頭惡龍自高空中墜落,跌在高聳的鐵山脈南邊的山峰峰頂。

旭日東昇,中洲的大軍佔了優勢,所有的龍都被消滅了;大鷹在鷹王和梭隆多的後裔懷特希爾,還有藍德洛瓦和年輕迅捷的美尼爾多的率領下,擊敗了他們;斯毛格發出了震天的吼叫,它成為了中洲最後一頭巨龍。

在地面,所有應藍袍巫師阿拉塔爾,或者說他背後邪惡的主子之命,集齊於此的半獸人、食人妖、惡狼、蝙蝠,全都在聯軍鍥而不捨,甚至流血犧牲的衝擊下,終於潰敗。他們轉身就逃,遁入那座可怖的地獄中,企圖躲避追殺;漫長的烏頓峽谷內,精靈、矮人、人類、樹人的屍骸鋪滿一地。即使強大如同西歸的泰勒瑞精靈,亦不免倒在了那條血腥的山道之中。

據說,那一刻,歐洛芬威心中湧起了對死亡的恐懼,因為阿門洲中很久就不曾有過這些悲慘的事了,但他不曾忘記對王的承諾,他緊咬牙關,俊美的臉上俱是仇恨的怒火,他緊隨圖爾卡·阿拉卡諾,衝入敵人的堡壘,那座全中洲良善生物的噩夢之所。

阿拉圖與諾拉圖緊隨其後。他們手中的寶劍,及口中的怒火,成為了那個紀元,所有與光明為敵之人的噩夢。

其他人則從另外兩道大門湧入:加拉德瑞爾和凱勒博恩在一起,埃爾隆德和他的兒女們在一起,阿拉貢與萊戈拉斯、吉姆利還有埃昂威在一起;樹人則由於生性厭惡地窟,因而沒有跟著進來。他們和埃林沃恩,還有洛汗的人類,在大門前守護,以及驅逐那些逃入另外三面崎峻山脈的敵人。

在這裡,我們只說走中間這道大門的圖爾卡一行。

他們穿過層層迷宮般的階梯,眼前這條黑色的路上到處佈滿裂罅,不時有盤蛇模樣的生物冒出來。兩旁是高聳的峭壁,它們以大山為尺,宛如天幕;即使是矮人,都無法造出此等建築;那是魔苟斯在紀元之前的力量構建的,凡人無法比及;而當他們走下無盡的階梯,一個深不見底的地穴直通幽冥,無數大大小心的石門和洞窟出現在眼前;裡面或泛起火光,或濃煙滾滾,但不一而足,它們皆臭氣熏天。而在那個巨大無比的地學之中,一團比墨還要濃稠的黑影籠罩其間,那是即使眼睛最為銳利的精靈,也無法看穿黯影。

一定是選錯了路。

哈爾巴拉德與吉爾多面面相覷。副相命令士兵們打起火把,可光亮卻彷彿凝固住了,只能照亮他們腳下的階梯。高大的巖窟之上,黑影重重,籠罩在所有人的頭上。“這更像一座迷宮。”阿拉圖殿下說:“一座深入地心,以大山為門的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