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那些小孩子的表演都是貨真價實的童子功,可在行內人的眼裡,根本體現不出這裡的真正傳承裡的東西。

不過有些表演專案跟外面還是雷同的,比如硬氣功、臥釘床、關公大刀、盾牌刀對棍、鐵釘穿板等。

這些專案都是在國際、國家和省級武術比賽中獲過獎的,當然也成了這裡的保留傳統專案。

但同樣的專案一對比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行內人能一眼看出是經過商業包裝的花架子,還是實打實的少林傳承。

而且真正的少林功夫會打死人的,在這一點上在今天的現場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到。

現在散打都戴手套,還有很多規則限制,限制的只剩簡單的直勾擺掃側鞭,和少林武術完全不同。

像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顧,盼,定,劈、鑽、崩、炮、橫等等這些技擊手法,都不能用上,你說還怎麼比?

要比就得和李小龍那樣,什麼護具也不用,徒手,無規則,像練過硬氣功,內功深厚的,一招足以致命。

更不要忘了華國傳統的冷兵器,僅僅是製作在世界上就是一絕,幾乎將兵器製造技術上升到了藝術的境界。

名目更是繁多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像什麼十八般兵器之類的,較之歐洲同時代,它們似乎就只有刀、槍、箭寥寥可數,而且不乏奇異,極具巧思。

它們在近身戰中的威力巨大,對人體的殺傷

力大到可怕,致命率非常高,而且很多特殊兵器製造出來的傷口無法隨意處理。

所以說,華國的冷兵器幾乎就是對人體殺傷力的極致體現,但在追求多功能的現代戰場上實用性卻不高。

但是根據華國冷兵器研製出來的槍械軍刺,照樣由於殺傷力太殘忍而被禁用了,比如國產的56式三稜刺刀,就是沿襲繼承了博大精深的華國古代兵器的巔峰之作。

此時的場上呈現的就彷彿精品冷兵器展,斧鉞鉤叉等各種華國古代的經典兵器紛紛亮相,令現場一時間刀光如月,劍影如雪,帶給人眼花繚亂的視覺衝擊感。

劉清山方面的演出,是接在這個節目後出場的,表演者是劉清山的大徒弟車耕,他要表演的是師父所獨創的那套「無名劍法」。

這套劍法是劉清山還僅僅是後天修為時創造出來的,儘管劍招的美感和實用性都遠不如華國的大多數成熟劍法。

但它是結合花拳三十六手的產物,就勝在了一個招式出其不意上,而且配合著這套拳法所獨有的詭秘步伐,卻成為目前最難演練完整的獨家劍法。

因為修習者必須首先保證完整拳法的運用自如,才能把劍法當中的很多高難度動作完美地施展出來。

為什麼假面舞團僅學會了幾個高難度的武術動作,就能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街舞界做到獨樹一幟?

就是由於他們演繹出來的動作,別

人只能模仿其形,

而做不到轉換銜接更自如,舞蹈的美感更具有觀賞性。

這幾組動作就脫胎於花拳三十六手,並且是劉清山一招一式親自教授出來的。

因此,比那幾組動作更繁瑣到看不清動作軌跡的專業動作,被結合到獨創劍法裡,可能可不到太多花裡胡哨的單純觀賞感,但招招致命的恐怖殺傷力,才是任何擅長劍法的人不敢小覷的原因所在。

因為其中的殺傷力,劍法越高的人越能更清晰感受到,並且後期有人想去複製它卻始終複製不出來。

於晨輝老爺子可是幾十年來國內公認的劍術大師,連他在沒有完全掌握花拳三十六手之前,也不能把這套「無名劍法」完美複製,就足以證明它的獨特性有多強大了。

而此時車耕的武姿空靈飄逸、行雲流水,把這套劍法裡的綿綿不斷、意領身隨的特點,可算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如此高超的劍術是他刻苦訓練的結果,在所有的師兄弟裡,他是劉清山唯一掌握其精髓的弟子。

但並不是其他人的林顧問你就比他低多少,而是劉清山手裡有太多古武武技了,隨便拿出任何一個來,也比他自創的這套劍法更有威力更具觀賞性。

可不知為何,只有車耕居然對這套劍法情有獨鍾,始終不肯放棄了另有選擇。

甚至連劉清山都不能理解他明明有太多選擇,為何緊抱住了「無名劍法」不撒手。

他也曾問過其中的理由,但車

耕的每一次回答都是類似的話:我覺得它最適合我!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