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現實裡的輕功(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車耕的劍術表演,也已經來到了尾聲。
在這檔節目裡一直沒多少畫面感的小嶽,就在這個時候站起身,跟隨著王保強走下了看臺。
他會主要是做些輔助的工作,因為王保強接下來要表演的內容會用到梅花樁,現場可是沒有這樣的裝置。
這就需要從武僧院裡另外拉了來,那是一種可移動的梅花樁,被固定在一個木質托架上。
托架下面有輪子,只要地面平坦,金平一個人就能來回移動。
本來做這種事根本用不到客人們動手,看臺上坐著好幾百的年輕學員呢,隨便拉出幾個來,就能安排得妥妥的。
但劉清山考慮到小嶽的出鏡率,還是決定有自己人親自動手。
這傢伙除了說相聲,可是什麼也不會,不在這個時候露露面,鏡頭就會少得可憐。
不過他也不是隻幹這點活,王保強這次回來,多少有點錦衣還鄉的意思,表演慾望極強。
不僅那套拳***展示,還想著刀槍劍戟都借用進去,這個時候就顯出來身邊有個助手的好處了。
兩個人昨晚很晚才睡,就是在山下學院裡的操場上臨時抱佛腳呢,畢竟花拳三十六手並不屬於少林所傳。
他把一些在這裡學到的冷兵器使用,新增在拳法裡,也算是回饋給授業之地的一個免費宣傳了。
小嶽就會在他每個招式轉換的銜接之處,及時遞上去需要表演的兵器,再把被丟在地上的收回來就大功告成。
因而他為配合王保強,也有模學樣地往身上套了件武僧院專用的褐色練功服。
只是被他胖胖的身子傳出來的效果,怎麼看都有種《新烏龍院》裡的那個光頭、戴墨鏡的小胖墩和尚長大了的感覺,喜意十足。
王保強的出場,在觀眾席上還是很有一些動靜的,這傢伙目前可是越來越出名了,自打《天下無賊》之後,就沒有閒著過。
尤其是後來的兩部軍旅電視劇,不能說做到了家喻戶曉,卻也算是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熟面孔。
甚至在少林寺,他的名氣比釋小龍還要大上一些,終歸後者逐漸長大後就淡出娛樂圈了。
這一次也是王保強出名後的首次迴歸少林寺,連永信主持都專門接見了他,以後也會把他當成少林寺的一張名片用來宣傳。
不僅如此,他的拳術剛剛擺出架子來,就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這倒不是衝著他的名氣去的,而是這套拳法由於在業內武行裡被廣泛推廣了,很多功夫片裡都能多多少少見到它的影子,會給人以熟悉感。
隨著他的拳法展開,就驚得很多武僧張大了嘴巴,就因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套拳法裡的實戰效果實在是太強大了。
不然為何香江的同行們為什麼要千方百計地得到它,裡面的很多招式都屬於散打中的致命招式,一個掌握不住就要死人的。
而現代功夫片賴以成名的就是近乎實戰的真實性和高難度的
動作,之前的套路式的花架子早就沒有市場了。
這個時候,小嶽也哼哧哼哧的把梅花樁木板臺推了來,到底是別人幫了忙,因為這片紅土場地看似平整,實則有很多坑坑窪窪的。
等把木樁原地固定好,王保強也接著腳步移動來到了跟前。
一翻身,一個倒縱飛身就躍上了木樁,博得了一片掌聲。
如今的保強可比當年離開少林寺要強大得多,以他目前的實力,也算是後天一、二層的境界,儘管劉清山的人還從來沒有認真指教過他。
這小子可是打小練就的少林童子功,是必須從幼兒開始練習一種高難度的少林拳術之一。
少林童子功能內壯外強,藏而不露,在實踐中有如"秀如貓,抖如虎、行如龍、動如閃、聲如雷"之勢。
而符合學這套拳法的入門基礎,就必須具備極其紮實的基本功,在這裡就體現為馬步樁、椅子樁、丁字樁等。
由此可見他的基本功根基絕對沒得說,所以躍上梅花樁的王保強,在著力點有限的木樁上,熟練地做出羅漢睡覺、童子拜觀音、童子拜佛、朝天蹬、中底藏花、燕式平衡等典型少林絕技動作時,現場的歡呼和尖叫聲就沒有停下來過。
他的這般改動,連劉清山都在頻頻頷首認同,因為這些樁上動作他大都不熟悉,即使讓他來編排這幾組動作,也絕編不了這麼適合。
從這中間也能看出王保強的腦子還真是好使,
不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順利地演繹了出來,並且目前為止的展現力堪稱滿分。
因為劉清山最瞭解這一行了,能上臺表演的套路,都不知道在臺底下練習了幾百上千遍,才能做到動作的流暢自如,不出現任何的失誤紕漏。
況且王保強把拳術裡的表現力發揮的力道十足,快如疾電,靈動如貓,已經儼然一副大家高手的風範了,這才是最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