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古武的超然實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種同樣可拆解組裝的移動牆面,就是少林寺專門為釋永亮量身打造的。
木牆儘管不是90度直角直立,但坡度也在85度以上。
他所要演練的就是「飛牆走壁」,輕身功夫中的一種,具體要求是從側面助跑的一口氣攀上頂峰,再從另一面躍身而下。
現場還有解說,介紹的是釋永亮平時的訓練場地為一處同樣坡度的山牆。
由於牆體表面很粗糙,他需要在接近4.2米的高度處有一個凸出點藉以蓄力借力,才能攀到最高處。
但今天換成了幾乎沒有粗糙度的任何借力點,那種凸出借力位置就往下移了一米,也就是在3.2米的高度。
聽上去這種輕身功夫似乎難度不大,但只有親身嘗試過,才能知道這麼做的難度有多高。
少林寺裡比他實力強、境界高的師兄師弟還有不少,卻仍舊沒有一個人能比得過他的攀巖高度。
這裡所說的攀巖可不是手腳並用,而是單純的腿部力量。
僅僅是3.2米高的借力點,絕大部分人都衝不到那個高度就失敗了。
為證明現場主持人的說法,當即就有武僧現身場內做了示範,果然連續三個人都是在3.2米的高度就達到了自己的極限。
輪到釋永亮表演時,先是做了好幾分鐘的熱身運動,在木牆側面平路上助跑了10多米,隨後發起衝刺,非常輕鬆地躍上了3.2米的高度。
並藉助釘在此處用於標高的
竹筒,攀上了木牆頂,就像武俠電影裡的畫面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現場的掌聲一片,但看在了劉清山等人的眼裡,卻沒覺得有多驚奇。
漫說劉清山本人了,就是已經先天中期的樊盛陽也排除在外,僅是那些護衛隊的女隊員,都能沒有任何藉助的情況下翻越過5米的高牆.
不過,沒有人表露出來不以為然的表情,因為這是首先的尊重。
沒曾想,那位釋永亮在表演結束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徑直走到劉清山所在看臺的下面抱拳拱手:「斗膽請劉先生為我們做一次示範,但這裡面絕不敢有考校的意思,而是真誠地想給自己立下一個追趕的目標!」
為他的莽撞,很多少林寺的人一時頭大,有的甚至表情都瞬間變得慌亂起來。
因為他們最瞭解釋永亮這位跟他們在一起二十多年的老夥計,是真的沒有壞心思,而是段單純的一種武痴心理而已。
儘管劉清山由於感識過人,同樣沒察覺到這個人的心裡敵意,但他的那些徒弟和護衛隊成員,就感到了莫名被挑釁的不滿。
劉清山當然也第一時間覺察到了,於是嚴肅地給他們遞了一個眼色。
沒想到他的這個動作,居然被生性憨厚耿直的釋永亮誤讀為一種輕視了。
但見他臉色一變,馬上就要繼續開口邀請的時候,劉華笑呵呵地說話了:「永亮大師,不是我瞧不起你的修為功底,而是你跟我們老闆
之間的差距太明顯了!這樣吧,反正也該輪到我們的其他人表演了,那就讓他們下去跟你現場比試一下吧!」
劉清山並沒有因為劉華幫自己拿了主意,就心裡不適。相反卻覺得這件事更有意思了。
因而他索性站了起來,招呼著身邊的其他人一起下去:「既然永亮大師邀請了,那我們就一起去試試看?」
一邊走,他還一邊給釋永亮展示自己腳下的旅遊鞋:「其實我早就有準備了,這不,鞋都換好了!」
釋永亮看他態度和藹,根本沒有想象中惱羞成怒的樣子,反而自己變得扭捏起來;「我再解釋一遍,真的沒有一丁點挑釁劉先生的意思,我是個粗人,也
是個武痴,是真的想為自己樹下一個追趕的目標!」
與此同時,永信上人和永清長老也趕緊站起身來走下了看臺。
至於那兩位德字輩高僧,今天是沒有露面的,既然都好幾十年沒有公開露過面,就不如繼續隱姓埋名下去。
場地上多出來的這些人,也讓「劇情」的變化變得有意思了很多,不僅觀眾們的臉上表情都寫滿了期待,就是在場地當中參與拍攝的攝像師們,都表現出興奮的神情。
尤以那三位國視的攝像師最為亢奮,本來他們就為得到了少林寺第一手武演資料而異常地忙碌著,扛著笨重的攝像機,恨不得把所有的小細節都不肯放過。
這一次卻是傳聞裡武林第一人的劉清山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