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新劇拍攝(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戲就是戲,如果完全按現實來的那叫紀錄片,看戲看的是它所傳達的出來的情感,在有些方面太較真也沒必要。
原版演員陣容可謂極其豪華,主演一欄就十好幾號的人,還不算上片中並不醬油的幾位名角客串的配角,這陣容算是沒得挑了。
這一版本的選人,劉清山依舊儘可能地選擇原班人馬,只是在個別角色上有了自己的選擇。
比如綽號「齊大白話蛋」的齊志武,被換成了謙哥,真田茗選的是王川均,趙司令則由劉華來扮演。
其中以劉華的戲份最少,但他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劇務,也就是攝製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
讓他來當管家還是劉清山之前的戰略方針,為他將來進入雪域娛樂的高層積累經驗。
關於自己的角色劉華還是很樂意接受的,一是他的年齡並不太適合扮演衝鋒陷陣的角色,二是他明白劉清山的良苦用心。
他一點也沒覺得,自己一下子又從主角幹回了劇務有什麼不合適,心態掌握極好。
反觀王川均的角色對他來說就是個巨大挑戰了,首先出演的是反面角色,再一個需要會說一口熟練的小島國話。
幸好這個人的小島國語有一定的基礎,其實這也是劉清山選擇他的最主要原因。
至於其他演員基本上就是原班人馬了,除了「齊大白話蛋」換成了謙哥。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劉清山是想啟用原來的演員,可問題是對方沒有檔期。
他目前正在一個抗日神劇的劇組,那個劇組是個系列劇,足足有十部之多,他在裡面是絕對的主角,根本不可能騰出時間來。
其他演員還是海晴的李嫻淑李四,孫倩的楊巧兒,翟曉鑫的趙辰趙大腦袋,郭浩倫的郭聞志,王朝的閻國鳴,田浩的馬大嘴,孟郝強的小黃張國強的吳司令,白簡才的老焦。
上述這些人的戲份其實都不輕鬆,每個角色幾乎都有很鮮明的刻畫,這也是此劇得以成功的保證。
該劇的原版的差評集中在最後的劇情和剪輯的混亂,為此劉清山會在這方面做出最佳的改編。
如何改動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按照原版劇的劇評有針對性的微調就是了,整部劇的劇情並不會受到影響。
當天劇組在大理聚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普及地道的東北話。
好在大家都是職業演員,純正的東北話大都經常接觸到,用不著一句句地去學。
女主海晴其實在劉清山找到她的時候,正好剛生完孩子,接到電話後二話沒說,就舍下還沒滿月的孩子跑到劇組來了。
此女在去年剛剛憑藉著一部《雙面膠》大紅大紫,從此片約不斷。
要不是由於待產生子她也八成會缺席,少了她對這部劇來說可是一大損失。
在《雙面膠》裡她扮演了一個麻辣媳婦,將潑辣、斤斤計較的申城小媳婦詮釋得淋漓盡致,一時間讓她的名字便家喻戶曉了。
在此之前實際上並未引起什麼反響,儘管出演了好幾部女主戲,名氣依然不瘟不火,或者說只是混了個臉熟。
但他的演技是沒問題的,而且身上有種親和力和號召力,很有觀眾緣,後來的十幾年裡更是橫掃各大頒獎禮。
今年她剛好三十歲,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的歲月痕跡,甚至身材上也絕看不出來走出產房還不到一個月。
她很重視劉清山的專案是肯定的,而且家裡還有個好老公,跟公婆的關係也處得極好。
這麼急著出來接戲,並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對於這個人,劉清山也是有隨後考慮的,之前沒有啟用她同樣是因為她需要在家待產。
這一次能加入劇組,海晴還是蠻興奮的,本來她的性格就是活潑、坦誠,直爽,唯一的小毛病就是愛較真。
不過她的骨子裡還藏著半個諧星的潛質,很擅長活躍氣氛,這不剛剛進組一天,就跟謙哥混得極熟,兩個人一捧一逗地讓劇組上下歡樂滿滿。
再有劉華這個老活寶,目前的這個劇組,是劉清山出道以來遇到的氣氛最活躍的。
尤其是謙哥這位捧哏大師級的人物在,加上他老好人的性格,把整個劇組上下的氛圍調節得如同一個大家庭,很有溫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