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山跟寧昊一行人足足談了一箇中午,在下午的時候他們就離開了。

卻只有他知道,這一行人一去就會大半年的時候,而且拍攝的過程充滿著各種艱辛,甚至由於劇情的過度壓抑,會導致演員本身的性格都大受影響。

但此片一旦上映,各種榮譽也會接踵而來,連帶著三個人的身價一路飆升。

尤其是對黃博而言,在這之後即使沒有了劉清山的特別關照,也會片約不斷的。

不過這些就不再是他所考慮的了,投入工作才是當務之急。

而他主要的關注物件就是王川均,這個小夥子雖然被看好,但還遠沒到後來演技精湛的層面。

畢竟他還沒走出校門,各方面都欠缺,正是需要調教的時候。

關於他的選擇,其實其他投資方是有不同意見的,甚至韓三爺有他自己的人選。

好在劉清山的所有專案都有指定的一條條款,那就是但凡他的劇本,具有絕對的選角話語權。

當然這也建立在他還從沒有失誤的前提之下,不然別人也不會認可這一條。

而且他平時的作風也沒那麼一意孤行,很多時候還是很樂意接受建議的,對於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只要沒在資料庫裡發現提名者的不良記錄,都會考慮到合作方的情面。

因而見他在王川均的問題上這麼堅持,韓三爺也沒怎麼過於糾結這件事。

只是有一個問題,一開始就讓劉清山頭疼不已,那就是在王川均所飾演的呂受益形象的問題。

前文書見過,現實中的王川均是一個打扮很時尚的講求潮流的年輕人,原版的《愛情公寓》為什麼找他扮演穿著時尚的關穀神奇,就是源自於此。

並且如果沒有這個角色的邀請,他會參加申城衛視主辦的一檔選秀類節目,是以花樣美男的形象出道的。

後來甚至成為申城賽區的4強,繼而進入了全國20強。

而呂受益的形象首先是一位重病患者,而且這個人小市民感十足,又是個吝嗇鬼,每次見面請大家吃的只有橘子。

在整部片子裡,他相對高大的身材,也都是以背部永遠向前彎曲的佝僂模樣,基本談不是什麼形象問題。

但劉清山遇到的難題,並非他本人不願意做出形象上的犧牲,而是做出來的扮相達不到劉清山的要求。

這就是專業經驗上的不足了,幸好後來劉華索性搬去了王川均的同一宿舍,採取了全天候的培訓練習,才在劉清山返回京都前勉強達到了拍攝要求。

好在等他返回劇組時發現,這傢伙居然把角色駕馭得越來越純熟,看上去還真像劇本里的那個頹廢大叔的模樣。

劉華也在見到他之後一直讚不絕口,內容無非是王川均的可塑性極強,一點就透之類的。

關鍵是這個人對飾演這樣的一個人物,根本沒有心理障礙,按照劉華的意思就是,年紀輕輕就具有了藝術家的潛質。

當然這種評價裡的玩笑成分居多,可隨著劉清山接下來以來幾天的仔細觀察,也在逐漸發現,王川均這個人的敬業態度絕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的痴迷於表演。

這段時間,他的每一次出現的形象也幾乎被固定化了,單薄,虛弱,甚至有些猥瑣,他弓著腰,摘下三層口罩,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形象已經成功地立住了。

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為扮演好這個角色,一直堅持著瘋狂減肥,尤其是在重頭戲前兩天兩夜不睡覺,只為塑造出真實可信的絕症病人形象。

一度有很多人認為他陷入角色太深了,因為這個人在拍戲閒隙很不合群。

因為他不僅不參與其他演員的內卷甚至日常交流,不違

心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更像一種自願放逐到孤島上的人,他隻身前往,感受獨處。

只有劉清山最清楚,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只是不太善於跟人打交道而已。

相反他的內心世界敏感細膩,對生活擁有敏銳的感受力,也會容易被美好事物所打動,這些真實的特徵都讓劉清山對他充滿了欣賞和喜愛。

劇組裡的另外一個被他看重的人並不是劉華,而是扮演牧師的謙哥。

這個人的互動能力有多強,除了張嘴就是包袱的幽默性之外,還有對待人的真誠。

他跟劉華油滑得善於交際還不一樣,而是那種很容易跟人掏心掏肺的實在勁兒。

當然這可絕不意味著性格中二,他的真誠是那種不代表不設防不思量的付出型,字裡行間、一舉一動都充滿著對日常生活的熱愛,發自內心的沒有偽裝的善處性格。

尤其是酒後,真心實意之外又多出了幾分童真。

不過你若是認為這樣的人好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不會把同樣豐富的人生閱歷用在與人交流中,而是藏在了不經意的笑容裡。

從他的身上看到的普遍效果是友善真誠待人的結果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