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抓”講究的是羊肉的新鮮肥美,一般是現殺現做。

羊的年齡一般不超過一年,這樣才能保持肉的鮮嫩,因而聞到味道的森格馬上傳遞過來強烈的進食慾望。

劉清山也不需要提出請求,已經有人為森格端來了一個大銅盤,上面堆滿了滿是血漬的新鮮肉類。

一旁的樊盛陽,在匡國偉的小聲介紹下,早已經在大快朵頤了。

這種手抓羊肉,吃的時候要先喝湯再吃羊肉,一般是喝一口羊湯,吃一塊羊肉,飲一口青稞酒,湯香、酒香,滿口留香,吃出藏餐的真滋味。

一般要選用羊身上的肋骨肉,先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塊,放入清水鍋中,用慢火煮至滾沸,撇去血沫,加入食鹽、花椒等調料,再煮上兩三個小時就熟了。

就餐過程中,除了有必要的介紹,就很少有人會開口講話了。

森格則伏在劉清山的腳邊,正一口一塊肉吃得津津有味。

但餵給它的新鮮牛羊肉,只能是劉清山的親自遞過去,有他在這隻藏獅連樊盛陽也不會理會的。

據說吃藏餐有個講究,當客人們沒有喝完酒時,僧侶是不給你上飯的。

直到客人吃好、喝好,僧侶才把上面加有人參果(蕨麻)、白糖、酥油汁的米飯端上來,這就是拉卜楞寺有名的特色飯食蕨麻米飯,吃起來,比八寶飯還香甜味美。

今天這一桌上就有人與眾不同,就是那位佔堆和尚了,滿桌上也只有他的面前早就擺上了米飯,還有一壺紅茶。

不過他的禮數也講到了前面:“要是哪天沒喝上一杯甜茶,就覺得渾身不自在。而且我天生對酒類過敏,所以一向很少在重要的聚餐場合出現,劉清山還請理解我的苦處!”

劉清山隨後也推掉了身前的青稞酒:“其實我平常也很少飲酒,而且一路遠途跋涉,肚子裡是真的餓了!”

其實他主要是不想在這裡耽誤更多的時間,畢竟他現在屬於劇組的人,這樣不經打招呼擅自出來已經有些違反規定了。

沒想到,那位總僧官洛桑馬上接過話去了:“馮導演那裡我們的人去幫先生請過假的!”

佔堆擺擺手:“洛桑,讓劉先生隨意吧!而且從今往後,他在我們拉卜楞寺正是擁有了更察布身份,可以自由出入這裡!阿旺,你一會兒就去為劉先生準備一切手續,記得把我的那串天珠帶過來!”

馬上就有一位年輕的僧人站出來應下,此人是眾多列隊侍候的人之一,能坐上桌的除了劉清山和樊盛陽,就只有迎上山去的那幾位老僧。

當然也有匡國偉的座位,在座的僧人裡除了佔堆,就沒有人懂得華語了。

劉清山對於佔堆的吩咐也不多問,隨後自然會給自己解釋。

既然客人選擇了不喝酒,飯桌上的流程也就很快進入了主食階段。

這個時候端上來的是藏包,這種藏包做法也很特別,將鮮嫩的牛羊肉切碎,將煮熟的蘿蔔絲放入肉裡,加上調料和新鮮羊油。

吃的時候要注意,先在包子底部咬一小口,將包子中湯吸入口中,吸完湯,再吃皮和餡,否則會很狼狽的。

等到跟佔堆一樣身前有了紅茶,也就意味著劉清山入藏後的第一餐算是正式結束了,桌上的談話聲音也馬上多了起來。

此時,之前的那個阿旺就兩手託著一個檀木盤子走近前來,但盤子並沒放下,而是在等著佔堆開口。

佔堆朝劉清山笑著解釋:“除了這枚天珠是私人贈予之外,其他的物件就都是一名真正的更察布應該得到的佛家三寶了,也等同於拉卜楞寺正式邀請劉先生加入我們的更察布!”

這個時候就需要匡國偉的深入解釋了,他也馬上小聲的說了佛家三寶的含義。

真正的佛家三寶其實並不是實物,而是專指佛寶、法寶、僧寶三種佛意。

但由於劉清山並不是化外之人,所以就把這三種佛意以三件實物來替代,分別是手鍊、念珠和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