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我的減重歷程,如何科學減脂(第1/4頁)
章節報錯
寫這篇東西,主要是我的分享欲發作,不寫不快。
身材好的可以划走,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若是能幫到人,那我不勝榮幸。
寫在最前面:首先必須承認基因差異,有的人就是容易瘦, 有的人就是容易胖,但一切並非註定,可以透過科學方法逆轉。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胖?
身體代謝有影響,但更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基因帶來的口味偏好,對糖油等高熱量食物的渴望刻在骨子裡。
糖油混合物, 如蛋糕、餅乾,有的人很喜歡吃, 有的人就不愛吃。
下面舉個反例,瘦的人是如何瘦的。
我在網上閒逛時,看到一個女生分享帖子,說自己想增肥,因為實在太瘦,擔心影響健康。
我能看出她說這話有八分以上的真誠,並不是在凡爾賽,秀身材。
帖子裡,她每天都記錄飲食。
但我發現一個問題,她隨便吃點東西就飽了,再也吃不下。
比如說,有時候她在中午吃幾片面包,喝杯咖啡, 然後就不想吃其他東西了。
沒興趣, 吃不下。
這帖子讓我看得疑惑,她的增肥餐, 怎麼看著像別人的減脂餐?
而且她自己還沒發現, 總感覺自己比以前吃得多了, 應該能增肥,結果卻是堅持了一段時間,成效不大。
從這裡可以看出,飲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你覺得自己吃得少,那只是你覺得,你覺得自己吃得多,那也只是你覺得。
不同人的觀念不同。
大腦說了不算數,身體不會說謊。
如果你胖, 不要怪罪自己,可能是基因的錯。
但也不要因為有可以甩鍋的物件就自暴自棄, 想減還是能減下來, 掌握方法後並不難。
我小時候還是挺瘦的,然後從小學開始長胖, 一直胖了十幾年。
小時候的胖是可愛, 但長大後還胖,會顯得有點油膩。
改變是從工作後開始, 工作後有了減肥的想法和決心,也上網看過一些攻略。
但兜兜轉轉的, 效果總差點意思, 經常陷入瓶頸期,體重下降一點後就停滯了,無法再減。
後來我一直學習相關知識,經過兩三年的不斷嘗試,改進,終於有了效果,相比起體重巔峰期,減了36斤。
瘦下來後,很多人說我變帥了,還是挺開心的。
下面分享方法。
首先要明確一點,七分吃三分練,這是真理。
七分吃三分練,七分吃三分練,七分吃三分練。
吃比練重要。
以我自己舉例,大學時我試過晚上去操場跑步鍛鍊減肥。
跑了幾圈,氣喘吁吁,累得要死,靠意志力強行堅持。
跑完後,對自己很滿意,感覺繼續堅持下去,人生就要走上巔峰。
都這麼辛苦了,回來的時候買杯奶茶獎勵下自己。
結果是越跑越胖。
一杯奶茶的熱量,估計跑十圈都消耗不掉。
這完全是認知不到位的表現,但當時的我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知道喝奶茶不好,會抵消鍛鍊效果,但我覺得跑步多多少少還是能減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