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謝安(第3/3頁)
章節報錯
“謝三叔,既然您看的這麼通透,那為何不出仕,去做些事兒呢?”王凝之試探著問。
現在的局勢,雖然說大局上,還是按照之前老爹的預判而行,但既然已經發現了桓溫的意圖,那還是要有人去控制才好。
無論是謝奕,還是謝尚,以及其他參與到軍伍之中的謝氏族人,恐怕都沒有那個本事,在桓溫出了事兒以後,重新掌控局面。
朝廷裡的事兒,再大也有老爹在後頭給士族撐腰,可那軍方的事情,王家如今卻是力有不及。
謝安踱著步子,走出屋門,“你來瞧瞧。”
王凝之看向妻子,謝道韞給了個眼神,讓丈夫跟上,自己卻並不動彈,這些事兒,已經不是自己該參與的了,或許等到丈夫瞭解情況,再來跟自己說,給丈夫出出主意才是該做的。
王凝之點點頭,出了屋子,卻發現謝安已經坐在了樹下的石桌邊。
“叔平,坐,瞧瞧這棵樹。”
枝葉繁茂,樹蔭清涼。
謝安輕輕笑著,“你說,一棵樹從一個小樹苗,要長得這樣好,需要的是什麼?”
“陽光雨露,鬆土培育,滅蟲養護,不受外來侵害。”
“嗯,是這樣,那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紮根。”王凝之毫不猶豫,“只有紮根了,才能慢慢長大,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基礎不牢靠,別的都沒有意義。”
“是啊,”謝安贊同地點點頭,“所以這幾年來,我一直都在想一個問題。國朝猶如這大樹,土壤是根基,有土壤,才能紮根,才能生長。對我們來說,土壤自然就是這天下百姓。”
“可為什麼不論什麼朝代,到最後都會民不聊生,繼而百姓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處處反叛呢?”
“貪官汙吏年年都有,從來不缺,天災人禍時時發生,從不永絕,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或者說,要如何,才能讓老百姓,對朝廷有信心,願意做朝廷的子民呢?這長治久安之策,究竟是何?”
王凝之眼神閃了閃,露出個古怪的笑容:“謝三叔,老百姓要的,其實從來就不多,之所以反叛,無非就是過不下去了,活不成了,吃不飽飯了而已。”
“只是如此?”謝安皺眉,“從上古至今,糧食,耕種,器具,都在發展,百姓們卻愈發貧苦,繼而戰亂,這是為何?”
“歷朝歷代的那些叛亂,是怎麼來的?”王凝之臉上露出個冷漠的笑容,“還不是老百姓吃不上飯了,反正都是一個死,叛亂了,起碼搶些吃的,做個飽死鬼,也比做那餓死鬼來的好上許多。”
“那也不對啊,”謝安眉頭緊鎖,“漢盛時期,人口可比現在多多了,也不見百姓反叛,可到了後來,土地還是這麼多,人口少了,怎麼會叛亂四起?”
王凝之嘆了口氣,“三叔,百姓吃的,不過就是那麼點,可他們還是吃不上,這是因為,有太多人,要從他們嘴裡搶吃的。”
“歷朝歷代,到了最後,豪紳,官員,搶土地,搶糧食,搶銀錢,難道他們會互相搶?不會的,他們只會搶百姓的。”
“我給您舉個例子吧。”
“開國的時候,一個皇帝,十個將軍,十個文臣,一共二十一個。”
“皇帝有十個兒子,一個做太子,九個做王爺。將軍們,文臣們,也是如此,那麼到了下一代,百姓們需要養活的人,就變成了二百一十個。這就是已經翻了十倍,可哪一個朝代,不過幾十年功夫,百姓就能翻上十倍?就算百姓翻了十倍,難道土地也能翻十倍嗎?百姓多了,反而地不夠種了。這是其一。”
“其二呢,一個將軍老了,要榮歸故里,自然是不能下地幹活的,那麼他還需要百姓養活,可是新替上來的將軍,那也是需要人養活的,新將軍也會有兒子的。”
“至於其三呢,就很簡單了,一個皇帝,其實並不只是一個皇帝,而是一整個皇宮裡,一整個皇族,所有人都要百姓來養活,一個將軍,他也不是一個人,他的妻,妾,管家,丫鬟,他的親族們,哪個會去種地?而這個將軍的兒子們,長大了以後,各自成家,他們的妻,妾,管家呢?”
“老百姓需要養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越來越少,這就是為什麼到了最後,老百姓都是吃不上飯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大概情況,實際上當然會複雜得多,但大體上,走向就是如此。說白了,老百姓養活不起這麼多的達官貴族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