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蘭亭集序(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空是蔚藍色,山泉是清白色,竹林是翠綠色,桃花是粉紅色。
王羲之的心情就像這繽紛多彩的世界一樣美麗。
又是一大杯酒下懷,王羲之‘呵呵’笑著:
“王爺,各位大人,看看這山水, 看看這天地,人生之快,莫過於此!”
謝奕一拂鬍子,也是一口酒,‘哈哈哈’大笑幾聲,“逸少這幾年待在這會稽, 到底是要做個山水閒人了, 可我看過來, 卻覺得最好的事兒,莫過於看著我會稽人才濟濟,這些年輕人,只要好好打磨,都是我大晉的人才啊!”
司馬昱也是淡淡一笑,“無奕如今,倒是要比前些年,更加務實些了。”
謝奕點點頭,“不論是讀書,還是習武,都要學有所用才好,這些年輕人,就是太散漫了些,要是丟去軍中磨鍊上幾年,才算的好苗子!”
說著,涼亭裡的諸位大人,都看向了坐在外頭的年輕人們, 而謝奕本身就是個大嗓門,王羲之也興致正高,加上一個司馬昱,話說出口,那都是被周圍人第一時間就聽到了。
別的話還好說,謝奕這最後幾句,可是讓這些公子們都臉色一白,從軍入伍,那可太可怕了。
怎麼就忘了這一茬,雖然大家都想被這些大人物看在眼裡,有個前程,可跟著謝奕入軍隊,可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的。
“年輕人是需要打磨,”司馬昱微微一笑,“不過也未必要去軍中,文有文路,武有武路,倒也不必要求個文武雙全,只得其一, 便是能為民謀福了。”
王羲之笑著說道:“謝無奕, 你想在會稽找幾個善武的,確實不容易,不過我會稽學子,雖不如彭城,下邳那些地方的人強健孔武,卻各個文采斐然,況且,今兒也不是個習武的日子,倒不如看看他們的才學?”
謝奕笑了起來,“若是有治國之才,當然也是好事,我這些年,大多是在北方,倒是不瞭解如今這年輕人的本事了,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展示展示!”
王羲之點點頭,朗聲:“諸位,可聽到謝將軍的話了?今日難得盛宴相聚,大家可要好好表現,讓王爺和將軍看看,之後將我會稽諸子的本事,拿去北方,拿去京城,好好地吹噓一番!”
王羲之的話,引得圍坐在那涼亭附近的大人們,長輩們,都是轟然大笑,很期待地看著周圍的年輕人。
而年輕人們,臉上也都洋溢著笑容,只不過幾分真,幾分假,那就說不定了。
不過大家也並不會非常擔心,一來在場之人,無論是公子們,還是閨秀們,都是世家子弟,哪兒能目不識丁呢?
便是有那些文采一般的,也都有所準備,畢竟,有王羲之大人在的地方,看看文采很是正常,尤其是這種各家長輩們在的時候,更是如此,幾乎已經成了一種默契。
長輩們也都很願意讓年輕人展示一番,而年輕人也需要這個機會。
不過,王羲之明顯不會讓大家那麼輕易地應付,說道:“既然今日謝將軍,提到了善武之才,但演武多有不便,那你們的文章詩賦之中,便不當只是閒情雅緻,不妨說些時事,或講些文武之道,正好把你們平日裡聊的那些想法,說出來,讓我們這些老人家,來瞧瞧你們究竟有幾分治國之才,也算圓了謝將軍之念!”
這一下,年輕人們頓時就有些笑不出來了。
詩詞歌賦是有準備的,平日裡閒聊清談也是有的,可要在這個時候,拿出來說,那誰頂得住啊!
這年頭,一來大家都是些享受生活的公子哥,二來整個大晉,對時局也是一種休養生息的主流,加上平日裡,大多是推崇隱逸之風,雖然隱士們坐而論道,針砭時事,這都是很尋常的,可認真起來,有幾個能端得上臺面?
何況,王羲之還要求,要有文武之道,武人雖重要,可在這些士族眼中,不過就是些粗俗之輩,君子六藝當然要熟弓馬,可誰會真的把文與武放在一起呢?
畢竟,這些人裡面,會以武得前程的,幾乎沒有,大家未來都是向著文官的方向發展的。
然而,王羲之一言既出,自然無人會反駁,就算是司馬昱,也是在愣了一下之後,笑了起來:“逸少此言有理,年輕人嘛,既然苦學多年,那便該是為了朝廷,為了陛下,為了這大晉江山,豈能整日裡沉迷於詩酒風景?倒不如讓我們瞧瞧,你們究竟有幾分本事!”
謝奕更是‘哈哈’大笑,鼓了鼓掌:“既如此,還不開始?”
王羲之一揮手:“拿紙筆來,文章不限,直抒胸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