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挖過去,工資肯定不能說讓其比現在收入低,而且還得要翻倍才行。

還有,星海集團可有規定,研發人員離職,那麼技術分成就將沒有了。

這項損失,是不是得要給補償?

算下來的話,挖一個人光是前期開支,就得要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成本委實過於高了點。

對人才開出高工資,就有這麼個好處,能夠防對手來挖人。

即使人被挖走,最少,也能夠讓對手將人力資本開支給提上去,變相的削弱對手競爭力。

所以想要靠不斷挖人來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難度很大!

首先一個,團隊整合就比較難。

“可大家,就願意做,在企業中,默默無聞的技術研發人員嗎?”

做研究的,誰沒有個,當院士的心啊?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一個好士兵,想要不斷往上走,人之常情。

現在那些叫著躺平的人,那是沒有機會,才只能夠躺平;只要有丁點的機會,你看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院士,那是一個巨大的榮譽,是行業人的認可,誰都想要!

科研人員的話,很多時候並不看重外界對他們的觀感。因為他們在心裡都有著一個很共同的認知,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我掌握真理,憑什麼要聽你們這群什麼都不懂的人在那嗶嗶呢?

“星辰院,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只會吸納我們企業內部的人加入。當我們的實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我們的影響力也會提升,我們可以開始吸納其他人加入,從學校的教授,到其他企業的科研人員。每年,我們還要召開星辰科技大會,商討科技的未來,評選過去一年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技術突破或者理論突破。當然了,獎盃肯定不能夠少,我們就將其稱之為星辰獎好了。”

獎金什麼的,那自然不用多說,肯定得要有的。

做應用技術研發的人,很好賺錢;可做純理論研究的人,就不那麼好賺錢,所以獎金必須得要跟上。

像是這種學術類獎金,可以不用交稅的,這點挺好。

“我想要將星辰院打造成為一個純粹的科研學術機構,星辰院追求的,是人類科技的進步!”

“在研究範圍上面,我並不準備說,做任何的限制。”

林薇:“老闆,克隆人也可以進行研究?”

克隆人?

韓松林瞬間的有一種被噎住的感覺,克隆人絕對屬於一項黑科技,很黑的那種。

“克隆人肯定不能夠研究啊,這違反人類科學道德的;可研究下克隆猩猩,還是可以的。”

克隆猩猩和克隆人,區別大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