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自研生產線(第3/3頁)
章節報錯
韓松林:“這條生產線,多久能夠生產一輛車?”
“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天不可能說二十四小時進行生產,還得要留出時間對整個生產線進行檢修。
聽起來,好像生產效率上面也並不高的樣子。
可這生產線的意義不在於生產效率多高,在於福星工業已經掌握了汽車生產線技術。
以後可以在此基礎上面,開發生產效率更高,生產種類更多的生產線。
“故障率怎麼樣?”
“剛剛開始的時候,經常的出現故障,到現在,已經能夠堅持一天的生產。就是檢修的時候,得要對一些零件進行更換和維修。”
韓松林對此,已經很滿意了。
福星工業之前的時候,從國外購買了一條七十年代的生產線,買回來之後,福星工業沒有就光單純的用,而是進行不斷研究,然後搞出來自己的。
汽車生產線這東西,用上二三十年之後,依舊的不會落後。
當然,這在二十世紀,的確如此。
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工業機器人大量的運用到生產線上面,整個生產線上面,對於工人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減少。
至於說現在,韓松林眼前看到的,生產線滿是工人,技術難度還不算高。
一些搬運什麼的,都得要有專人來。
還好的是,生產線上,也有不少的運輸工具什麼的。
對韓松林來說,見識過未來佈滿工業機器人,以及各種電子元器件,計算機的生產線,再看現在,的確不先進的樣子。
生產線上面的管理,也積極的學習國外工廠,流水線什麼的,都不用說了。
比如說五十年代的時候,島國提出的一種定時生產,也就是將零部件按時的送到生產線上面。
福星工業在學習的同時,也在不斷自己完善,提升生產效率。
只要合適的建議,福星工業都會採納。
採納之後,生產的確提高,那麼提出建議的人,就能夠獲得獎勵。
獎勵的標準,按照建議的效果來確定。
福星工業在獎勵上面,一直都按時兌現,所以人們在提建議的積極性上面,還挺高的。
想要馬兒跑的快,草料必然不能夠少!
(感謝大家的訂閱打賞,月票,推薦票!這幾天更新不給力,作者很不好意思t ^ t)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