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4 第二次蘇家壩之戰——勝!(第2/2頁)
章節報錯
面對這樣的強敵,光靠胡宇的臺幹是不行的,只有戴松作自己的幫手,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然而戴松是自己的替身,也是全軍的副統帥,如果將他從成都城下抽調出來,那麼成都城裡的康親王便會失去一個有力的監視,就會顯得空虛了。
好一個康親王趙希,別的本事且不必去說,至少把水攪渾的本領那是頂尖的。
居然就把戎羌給引了進來,讓現在只有蕭家軍這一個過硬的拳頭的蕭文明,實在是無法同時攻擊兩個敵人。
那就先不管了康親王了。
說到底,康親王也是大齊皇族的成員,鬧得再兇,也是國內的內部矛盾,而戎昌屬於是異族入侵,非要從中選擇一個主要進攻目標的話,那就一定是非戎羌不可!
於是蕭文明的部署又開始了。
成都那邊的,現在就只有龍蘭率領的川南十三家土司,讓他們主要負責監視康親王行動的任務肯定是不行的,並且蕭文明還要利用狼土兵的戰鬥力,那就只有先來個換房——讓在自己身邊曹瑞和任當思的兵馬去成都城下,將狼土兵置換出來。
這樣,用異族攻打異族,雖然說不上是“狗咬狗”,但怎麼著也要比消耗中原漢家的健兒要好得多。
然後就是以逸待勞地等待戎羌的到來了。
蘇家壩這裡地勢平坦,只有一條河流從旁邊流過,照理說不是一個同騎兵決戰的好地形。
但是這一回蕭文明有誘敵的成分在,那就乾脆就在此處備戰吧!
至少在這裡,蕭文明第一次成建制地擊敗過戎羌,就是按照最迷信地說法,這裡也是蕭文明的風水寶地,哪怕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用這種心理暗示鼓舞一下士氣還是很管用的。
在戰場上,很多時候,這些莫名其妙的講究,要比那些精心部署的謀略更加管用。
對於戎羌的行動,蕭文明並沒有誤判——戎羌大軍果然就是衝著蕭文明而來的!
並且這一回他們顯然是志在必取,調動出來的大軍並不是戴松一開始所說的三千人,而是足足有四千人之多。應該是在戴松離開成都之後,又從漢中來的後繼部隊,或許還要加上之前被蕭文明打下來的戎羌敗兵。
對手的戎羌騎兵雖多,但蕭文明確實一點也不會害怕,因為蕭文明之前的勝利絕非出自於偶然,而是早已琢磨出來一套,可以不斷複製的成功經驗,有了這套成功經驗,蕭文明就可以一遍又一遍的擊敗戎羌騎兵。
就好像是劉裕的卻月陣、岳飛的背嵬軍、霍去病的長途奔襲,只要成功了一次,將來就有無數次成功等待著他們。
在兩天後結束的第二次蘇家壩之戰,要比第一次打得激烈了許多,畢竟參與的人數要遠遠超過第一次。
????????????????但是結果卻並沒有什麼兩樣。
取得了完勝的依舊是蕭文明——畢竟這一回中堅主力還是蕭家軍,而率領突擊隊的從胡宇升級成了戴松,而在兩側掩殺的也從曹瑞的南湖屯以及任當思的江南兵,升級成了川南十三家的狼土兵。
尤其是狼土兵,在蕭文明正面還沒有奠定勝局的情況下,便直接了衝上去,同強悍的戎羌騎兵展開肉搏,以至於其中還有不少被蕭家軍的火槍所誤傷。
然而就是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將戎羌的騎兵徹底阻滯在了原地,讓戴松所率領的第二波的衝鋒,結結實實地擊中了戎羌的隊形,讓失去機動力的戎羌騎兵,遭受到了最為沉重的一次打擊。
這一戰打下來,戰果比第一次蘇家壩戰役更加輝煌。
戎羌將近四千人的主力部隊,被蕭文明消滅和俘虜的就超過了兩千人,戰損比之高,是中原軍隊對陣戎羌歷史上最高的一次,尤其是殺死和俘虜的戎羌人之中,還有許多上層的頭目,這就更加難得了。
這些戎羌的首領,那都是奇貨可居的玩意兒,都是在關鍵的時刻,能夠換取大量的資源的,蕭文明才捨不得殺他們呢!
而是要把這些人全都集中起來,好吃好喝地待著,一個個全都養得膘肥體壯的,真到了和戎羌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往最前線那麼一送,看戎羌騎兵還怎麼下得了手!
於是蕭文明便吩咐手下的蕭家軍的兄弟,將所有俘虜的戎羌騎兵全部捆綁起來,逐一登記造冊,尤其是那些衣著華麗、裝備齊全,一看就有頭有臉的人物,更是要問名姓甚名誰——哪怕他們不通中原話,也要用漢字的諧音把他們的名字給記錄下來,總是有用的。
蕭文明原以為這個用處要在若干時間之後才能發揮作用——畢竟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是蕭文明下的一部大棋,這一步棋,蕭文明整整下了五年,現在才終於吃到了他的兩顆大子,想要贏棋,還不知道要走多少步呢!
可沒想到的是,這回蘇家壩戰役獲勝的成果,居然會應驗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