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的首領楊妙真說自己身體不適,無法再繼續北上了。楊妙真是當今武林武功最高的幾個人之一,自幼練習最上乘、最正宗的內功,平時就連感冒都不會有,現在怎麼會身體不適以至於無法行軍?

要知道,蕭文明現在的行軍更類似於武裝巡遊,既不艱苦也不急迫,對於身體的壓力可以說並不重。

等蕭文明帶著好奇的心情,前去探望楊妙真的時候,這才知道楊妙真已經兩三個月沒來癸水了,也就是說,楊妙真已然懷有身孕,而她肚子裡的孩子,不用懷疑,就是蕭文明的。

這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對於蕭文明而言,重要性幾乎等同於他當上了天可汗!

蕭文明穿越到這個時代以後,雖然也曾留下過子嗣,但是母親要麼是倭國人,要麼是高麗人,他們的血統和身份,做一個附屬國的國王不成問題,可是要繼承蕭文明在中原的勢力就有所不及了。

現在終於好了,如果楊妙真的肚子裡是一個男嬰的話,那麼蕭文明終於有了一個,純正中原漢人血統的兒子,並且他母親的地位也不低。

在江湖上,她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在廟堂之中,也統率著戰鬥力僅次於蕭家軍的娘子軍。

雖然楊妙真出生綠林好漢,這對於朝廷裡那些老學究而言,是一個減分項,但有蕭文明坐鎮,誰又敢多說半句話呢?

就只可惜了董婉青,他是蕭文明媒正娶的大老婆,但是這幾年肚子一向不見動靜——在母以子貴的文化傳統慣性之下,這對董婉青而言,總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不過好在蕭文明,也沒有把董婉青只看作一個後宮裡的擺設,而是將臨海屯為中心,幾乎所有的生意全都交給她打理了。

也就是說,除了朝廷正向的賦稅之外,董婉青手裡握著的,幾乎是朝廷大半條經濟命脈,可以說是蕭文明涉及的朝廷運轉體系下的幕後大老闆。

這個權柄不算小了,並且將來蕭文明努努力,和董婉青有了孩子的話,那麼這個權柄也是會留給這個孩子的。

總而言之,楊妙真有了身孕,對蕭文明而言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蕭文明更加不肯讓楊妙真大著肚子跟著自己一起南征北戰,便讓娘子軍全軍護送楊妙真立刻返回中原。

現在戎羌草原上已經無大仗、惡仗可打,剩下的都是小場面了,不用她再出力了。

楊妙真肚子裡裝著自己的孩子返回中原,就更加堅定了蕭文明要畢其功於一役的信心。

從崑崙山回來之後,蕭文明並沒有草草收兵,而是繼續向西進軍,前往西域,向那裡星羅棋佈的小國宣示中原的威力。

戎羌草原的自然環境已經十分惡劣了,可是再往西走,那邊的環境還不如草原——沙漠越來越多,而草場越來越少,漸漸地舉目望去全都成了金黃色的一片,只是偶爾有幾條河流匯成一兩座綠洲,可供大軍休整。

這又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不過好在蕭文明是夏天進兵,抵達西域的時候正好是秋天,正是秋高氣爽、天氣宜人的時候。

原本這對於西域諸國而言是難得的好天氣,現在卻成了千年一遇的壞天氣。

忽然有一隻大軍殺到,要求西域諸國立刻向自己臣服,這就有些蠻不講理了。

蕭文明也只能蠻不講理。大軍一路走到這裡,走過的路程恐怕上萬裡都有了,即便一開始後勤保障做得很充分,但到今天也已到達了極限,只能透過以戰養戰才能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推進,也就沒有辦法從容地同那些西域國家講道理了。

其實如果大家靜下心來擺開了談,這些國家說不定是能夠心悅誠服地向蕭文明投降的。

因為只要投降了,就能成為蕭文明想要打通的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環,就能納入蕭文明正在向工業化進軍的產業體系的一部分。

這對於這些在西域不起眼的國家而言,恐怕是

“錯了這個村,就永遠不會遇到這個店”的絕佳機會。但是如此超前的概念,短時間內這些國家是無法理解的。

既然口頭上無法說服你,那隻能在兵刃上做文章了。蕭文明最開始遇到的幾個國家,因為同戎羌和中原的距離都比較近,國力也較為強大。

雖然早早就得知了蕭文明,在草原上對陣西域殖民者一連串的勝利的訊息,但是他們還是不願意輕易投降,打算據守城池、堅持抵抗。

就這些西域國家,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城邦,一個國家往往也就只有一座城池,幾乎集中了這個國家全部的資源,以他們夜郎自大,鼠目寸光,搞不好真以為自己的城池是很難攻破的……殊不知蕭文明是能夠攻下洛陽城的厲害角色,這些建造在綠洲的小城市,恐怕還不如中原大一點的縣城。

在蕭文明這般豐富且有效的工程手段之下,根本就不值一提。只需要進行一兩次中小規模的爆破,城牆就會被轟塌,然後大軍一擁而入,進入短兵相接的巷戰狀態,那些西域小國就更加無力抵抗了。

不過蕭文明還是十分仁慈的。通常而言,屠城或者劫掠的行為蕭文明一概予以阻止,畢竟他此來的目的並不單純是打破原有的秩序,而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規則。

但是蕭文明也不會虧待那些攻城有功的將士。因為他首先自己都做到無慾無求,從那些國家的皇宮內庫裡取得的財產,蕭文明一個字都不會要的,全都分給了有功的將士。

這可要比一錠銀子、一塊金幣,一點一點地從老百姓手裡搜刮,可要豐厚得多,也乾淨得多了。

如此這般,蕭文明一路上一連攻破了五六個城池,也就是消滅了五六個西域小邦國,造成的聲勢屬實嚇人。

這些國家在蕭文明眼裡就跟芥菜籽一般大小,可在其他西域國家面前,那都是響噹噹的大國,他們都被滅了,估摸著自己也撐不過蕭文明的幾番攻擊。

於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了抵抗,而選擇主動向蕭文明投降,加入以蕭文明為核心的

“天可汗”體系。蕭文明不是個好殺之人,既然肯投降,也就不會為難這些小國的國君,照例承認他們的地位,並且加入絲綢之路的商路,但是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