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挑釁:你也配叫霸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到了打逆風仗需要防守的時候,弊端就凸顯出來了。
各個部落只想儲存自己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協助旁邊的部落防禦,很難堅守住原有的陣線。
因此碰到劣勢的時候,戎羌總會果斷選擇主動撤退,這既保證了部隊的機動性,但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可是現在在渭水北岸的,這隻戎羌主力卻顯得十分團結,兩個部落之間的縫隙仍舊存在,但是也緊密了許多,幾乎可以說已經將戎羌作戰中,最大的一個弱點彌補了。
蕭文明曾經從戴松捉來的那個戎羌部落頭頂的口裡聽說過,說是董鴻儒在戎羌部落之中大肆傳揚白炎教,草原諸部已經大多相信了他的教義,成為了所謂的“兄弟姐妹”。
只是董鴻儒的教義也做了妥協,比如能夠配上那些帶著火紋玉佩,就只有各個部落的首領家族而已,其他的普通戎羌人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兄弟姐妹之間往往也都有著小心眼,但總比外人之間要團結許多,自然也就有了蕭文明今日看到的這番景象。
所以說董鴻儒的白炎教並非一無是處,在沒有開化的戎羌部落當中,就能夠起到極好的組織作用,讓其整體戰鬥力再次升級。
幸虧蕭文明現在所使用的新軍,完全屬於是推倒重來,重新建立的,否則看到戎羌這漫山遍野、鐵板一塊的陣勢,一定會有長期在軍隊裡混事的老兵油子,想起野驢嶺慘敗時候的那一番形象,恐怕還未交手,士氣就已經衰減了大半。
此情此景,讓蕭文明竟然也佩服起董鴻儒來了。
沒想到他還竟有這樣的手段,把戎羌各部落團結在他一箇中原人的手下,這也算是前所未有了吧?
於是蕭文明在楊妙真和宋星遙這兩個高手的護衛下,縱馬來到了渭河邊上,高聲大喊:“董鴻儒在嗎?出來見我!”
雖然林丹楓殘疾了,上戰場不是很方便,但是楊妙真和宋星遙這兩個女子一樣武功非凡、經驗豐富,又隔開一條渭水河,讓蕭文明可以放心大膽的來到陣型的最前線。
輸人不輸陣,尤其是在崇尚武德的戎羌部落當中,蕭文明都已經在叫板了,要是董鴻儒繼續裝聾作啞,就會引起其他戎羌部落的蔑視,對士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對自己的威望也有所減損。
被蕭文明這麼一挑釁,董鴻儒不出面也不行了,只能在一群護衛的保護下,也同樣來到了渭水河邊。
不過他也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叫上了戎羌草原現在的大汗——支邪可汗——畢竟後者才是名義上真正的統帥。
這位支邪可汗和蕭文明似乎有過一面之緣,不算認識,當然更加談不上熟悉了,同樣也不會有任何深仇大恨。
並且這位可汗剛剛戰勝達多,取得戎羌大汗的地位,當務之急應該收買人心,鞏固住既成事實,而不應該貿然興兵大舉南下,做這種收益極大,但風險更大的營生。
因此這個行動的幕後主使肯定就是董鴻儒沒錯。
於是蕭文明只對董鴻儒喊話:“姓董的!你這傢伙這麼些年了總是和我作對!還真是陰魂不散!”
董鴻儒在河對岸冷笑一聲:“蕭爵爺的氣量也太小了吧?我們不過是各成霸業而已,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一番爭鬥無論如何是少不了的。”
“各成霸業?哈哈哈哈!”蕭文明放聲大笑,“你董鴻儒什麼時候能夠成就霸業了?你一直都在委身於人,別看現在能夠調動這麼多戎羌軍隊,到頭來依舊只是大汗的附庸而已,也能稱得上是霸業嗎?”
蕭文明話裡有話,並且一下子點破了董鴻儒的心思。
董鴻儒是怎麼想的,沒人比蕭文明更清楚。
一旁坐在馬上的那位支邪可汗,與其說是董鴻儒的合作者,不如說是他手裡的一塊石頭,用得著的時候可以拿在手裡當作武器,當用不著他甚至會成為絆腳石的時候,就會被董鴻儒毫不客氣地搬開,扔到茅廁裡去。
蕭文明故意反話正說,就是為了刺激支邪可汗,讓他和董鴻儒之間產生間隙和矛盾,自己也就有機可乘了。
蕭文明果然是個刁鑽狡猾的傢伙,他的這句話雖然說得刁鑽刻薄,卻也並沒有出乎董鴻儒的意料。
這位白炎教的教主、戎羌各部落的國師、前泉州市舶司副提舉家的公子、蕭文明數次的手下敗將,不慌不忙,根本就不接蕭文明的下茬:“姓蕭的,你多說無益,只有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拼出誰勝誰負,才有資格談論什麼霸業。”
“那好啊,那有本事你就過河來呀!”蕭文明又一次挑釁道。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