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皇帝?已無可用之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的面色很難看,完全顧不得給皇帝面子:「皇上,剛才我軍形勢一片大好,洛陽城牆已被攻破,只要在這時派兵突入洛陽城內,那便大局已定!皇上甚至可以望見金鑾殿的金頂了!何至於還在這土山之上磨磨蹭蹭?」
蕭文明和皇帝說話的時候身穿盔甲、手持利刃,並且身後還跟著二三十個同樣全副武裝的蕭家軍的弟兄。
就這陣勢,基本和意圖弒君沒有太大區別了,放到哪朝哪代,都可以按照謀反來論處,說是一個大不敬,都算是避重就輕、從輕發落了。
皇帝看到這樣的陣勢,當然生氣,但在生氣之外,他更感到恐懼。
看到蕭文明暴怒的神情,還有蕭文明手下那些不屑一顧的臉龐,他總算是意識到了:他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而已,要不是還掛著一個皇帝的名號,就方才自己的作為以及言論,早就被面前這群驕兵悍將砍成肉丁了……
皇帝不敢造次,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道:「愛卿所說的良機的確不差,然而康逆攻勢正凶,中軍大帳唯恐不保,萬一陷落對士氣打擊不小。因此朕才決定先守住此處,並未匆忙出兵,不料卻誤了大事,朕不懂軍事,愛卿也是知道的……」
蕭文明面色一沉:「皇上既然知道自己不懂軍事,那麼怎麼也不徵求一下諸位大將的意見?難道他們都是尸位素餐?皇上在身邊竟養了一堆廢物嗎?」
這時皇帝的一句回答顯得很沒有人品:「愛卿說的是,朕也曾向禁軍主管成英問計,他也並沒有反對,因此才下旨堅守土山的。」
皇帝的話,蕭文明一點都不相信。
蕭文明派出去的蕭家軍的兄弟就曾見過成英的面,當時他就說過,按兵不動是皇帝的旨意,他成英也並沒有辦法,並且語氣十分無奈,不像是在說謊。
蕭文明信不過皇帝,也未必信得過成英。
於是他有意試探了一句:「貽誤戰機,其罪當斬!請皇上這就下旨,將成英推出去斬首,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皇帝聞言一愣,但還是開口回答道:「那好吧,既然是軍法,那便嚴酷無情。成英雖然是朝廷的棟樑,朕的愛將,卻也不能法外開恩,否則就要寒了殊死作戰的弟兄們的心了。罷了,就依愛卿之言,將他推出去斬首吧……」
這話說得好聽,其實最後幾個字才是最有用的。
可關鍵問題是成英是堅決主張進攻洛陽的,要把「貽誤戰機」這一頂帽子扣在他的頭上,都實在是太冤枉了!
成英雖然對皇帝十分尊重,但是都到生死攸關了,這一口黑鍋他是一點都不想背,立即開口叫冤:「冤枉!這是天大的冤枉!當時我是建議皇上立刻出兵的,奈何皇上按兵不動,我也無計可施。這事兒怪不到我頭上!皇上身邊的幾個太監都可以作為見證。爵爺要是不信,可以問問他們!」
「你胡說!」這時皇帝千萬要咬緊牙關,否則一旦被成英翻了過來,那從此往後他這張總是能夠發出玉音的金口,就會成為伴著大便的糞坑。
然而皇帝就算是不鬆口,哪怕讓蕭文明採納了他的意見,他就這麼大庭廣眾之下同一個臣子互相爭論、互相甩鍋,也是夠癲瘋的了,皇帝的威嚴已是蕩然無存!
如果這時候皇帝擺明態度——我的身份在這裡,生命安全就是整個國家的根本,保護我的安全要比早一步或者晚一步奪下
洛陽城更加重要,那麼蕭文明倒也還能尊敬他幾分。
但是現在的皇帝卻擺出這樣一副醜陋的面孔,這讓蕭文明感到既輕蔑,又可笑。
於是蕭文明從牙縫中擠出幾聲嘲笑:「呵呵!成將軍我是瞭解的,不是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皇上應該也不是這種不識大體的人,或許是雙方之間產生了誤會。不過戰場上吧……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勝券在握。也無所謂,今日攻不下洛陽,總有一天能夠攻下來的。至於成將軍的這顆腦袋,皇上還是讓他安安穩穩地長在他的脖子上吧!」
說完蕭文明連招呼都沒打,便轉身昂首闊步走出了皇帝的心願,下了那座土山。
成英趕忙追了上來,在蕭文明耳邊千恩萬謝道:「多謝爵爺不殺之恩,末將無以為報!」
「提什麼報不報的?我豈能不知道成將軍是冤枉的?不過替你說了幾句公道話而已。剛才皇上就一句話沒有說錯,就是他自己不懂軍事。今後成將軍用兵上有疑問的話,我看也無需請示聖上了,直接來問我就是了。」
有了蕭文明這一句話,成英無論從理智上還是從情感上,都毫無保留地偏向了蕭文明。
於是,以今日這土山之戰為標誌,皇帝唯一能夠仰賴的軍事力量——朝廷中央禁軍——也幾乎徹底倒向了蕭文明這一邊。
皇帝手上已無可用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