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 那邊是什麼?蕭字大旗!(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他現在的這一招只要比任何一次點穴都要更加厲害,直接給蕭文明指出了希望,也給他手下的大軍指出了生機。
蕭文明尋著林丹楓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山頭之上,赫然一面大旗,迎著西北風烈烈飄揚,旗面鮮紅,又用銀絲繡了一個斗大的字——正是“蕭文明”的“蕭”字!
普天之下能打出這個旗號的,除了蕭家軍以外不會有第二個,難道真是蕭家軍來了?
蕭文明表示懷疑。
因為蕭家軍現在還在潼關以東,而潼關現在還掌握在李全的手裡。
實際上蕭文明進行風險,這麼大的行動,就是為了奪取潼關,而他本人現在自己都已經陷入了危機,那麼奪下潼關又從何說起呢?
蕭文明的疑惑只在一剎那間便消逝了。
原來那一面蕭字大旗之下,一左一右赫然站著兩員將領——
其中左邊的是一員小將,年紀不過三十,身披亮銀鎧甲,手中握著長刀,戰場硝煙之中,雖然看不清他的面目,但是蕭文明認得他便是戴鸞翔的兒子、自己的副官戴松!
而右邊一員戰將的特徵就更加明顯,先不管其裝扮如何,光從其髮型、身段便能判斷這是一員女將,能夠率領騎兵的女將全天下都不多,蕭文明偏偏認識一個,正是黑旗軍的女頭領楊妙真!
戰旗可以造假,可這兩人卻造不得假——這兩人出現在戰場之上,蕭文明就完全可以斷定真的是蕭家軍來了,就連娘子軍也來了!
先不論他們是如何越過潼關抵達此處的,光是能出現在戰場之上,就是對蕭文明莫大的利好。
他們二人見蕭文明陷入險境,斷然沒有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的道理,立刻揮動大軍,向敵軍背後衝來。
並且這兩人——尤其是戴松——深通兵法,知道打仗就是捏軟柿子,而他挑中的軟柿子正是康親王的軍隊!
為了確保能將康親王的軍隊擊敗,戴松和楊妙真並不分兵行動,而是集中一處,發動了密集衝鋒。
蕭家軍和娘子軍堪稱是中原地區最強大的兩支騎兵隊伍了——甚至可以把範圍擴大到全天下,他們這一次衝擊,就將康親王的軍隊徹底擊潰。
蕭文明後來才知道,其實今日的這一場伏擊戰,率領康親王軍隊的就是康親王本人,某種程度上算是御駕親征了……
而他雖然親自來了,貌似對這一場戰役十分重視,但心態仍舊不過是來撿便宜的而已,並沒有多麼頑強的戰鬥意志。
他看蕭文明的援軍突然趕到,自己已然佔不到多少便宜了,便立即下令撤離戰場,返回洛陽。
康親王的做法很有爭議,後來李全同他見面的時候,還為此大吵一場,說他不講義氣,如果此刻能夠堅持戰鬥的話,說不定這一場仗就不會失敗。
但是無論如何,走了的就是走了,讓蕭文明這邊的壓力驟減,總算是將李全的進攻抵擋了下來,終於重獲生機。
戴松和楊妙真頭腦十分清醒,知道戰勝康親王並不是這一場戰役的主要目的——保護蕭文明的安全才是。
於是他們並不戀戰,更不會去追擊康親王撤退的軍隊,而是收攏手下的兄弟姐妹,往反方向行動,繞過山谷,準備襲擊李全的軍隊。
蕭家軍和娘子軍現在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騎兵部隊了,機動速度異常迅速,這一條並不深奧的山谷,他們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已從頭走到尾,赫然來到了李全的身邊。
原本李全的軍隊,對付山谷之中蕭文明的軍隊就已經十分勉強了——雖然也能夠贏,但是贏得十分吃力——現在陡然間兩支精銳的騎兵將要向他發動猛攻,他根本就抵擋不住。
於是李全也做出了非常精明的選擇——也趕緊退出戰鬥,先維持住今天不勝不敗的局面,以圖日後再尋找戰機。
李全的行動不慢,在蕭家軍和娘子軍就位之時,他已然脫離了和蕭文明的接觸,發揮自己對關中平原地形進行十分熟悉的優勢,已經越過層層溝壑,漸漸消失在蕭文明視線範圍之內了。
蕭文明當然也不想再打了。
今天這一場仗已經是他穿越以來打得最爛的一場了,再打下去也毫無意義,而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他是不願意去做的。
正在蕭文明也打算鳴金收兵的時候,卻忽見楊妙真只帶了幾個親信的姐妹,便去追擊李全。
莫非是楊妙真覺得這一場仗打得不夠過癮,還想繼續和李全打嗎?
這顯然不可能,就是要打也不可能只帶這幾個人去,而楊妙真更加不可能脫離蕭文明而去和李全媾和。
那總不見得只是想靠嘴遁,就把李全說得投降了吧?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