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9 實力的舞臺——烏蘭通布大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聞言大怒:“董鴻儒,你怎麼又在這裡!你不是幫著康親王在造反嗎!”
董鴻儒輕蔑地一笑:“我是戎昌好幾個部落的上師!烏蘭通布大會乃是草原上的盛事,我怎麼能不來?並且監國康親王,也派我有使命在身,要與大汗商議大計!”
“康親王就康親王,什麼時候變成監國了?看樣子是我進逼潼關之後,就沒有搭理他,他又在搞什麼么蛾子,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吧!至於他派你的什麼使命,我看也是些見不得人的陰謀詭計!”
“蕭爵爺氣量也太小了,不知道我要辦的是什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中原與戎羌爭鬥了有上千年歲月,雙方死傷慘重,也是該到了偃旗息鼓的時候了。我就是奉監國王爺之命議和來了,從此以後,中原與戎羌各守邊界,雙方百姓便能安居樂業,豈不美哉?”
“你說得好聽!康親王的這個所謂‘監國’就是他盜取的,憑什麼同戎羌大汗議和?還有,金密狄王子就是被你的毒藥所害死的,你就是戎羌的仇人,妄言議和豈不是貽笑大方?”
“這不過是你蕭爵爺的一家之言而已,是非曲直自有公斷。不過我勸大汗要向前看,金密狄王子之死,固然要查個水落石出,但是卻不能因為他的死,就耽誤了我們的大事,還請大汗明察。”
隨著時間的流逝,看來所有的人都進步了。
包括達多也在戎羌大汗的位置上坐出了經驗——他面對蕭文明和董鴻儒之間的紛爭,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處於最終裁決者的位置,因此他根本就不急於做出決斷,甚至連決斷的標準他都沒有必要提前拿出來。
只聽他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們草原上的規矩,烏蘭通布大會期間,禁止所有的吵鬧和爭鬥,一切等大會結束之後再說。”
話已說完,他根本就不給蕭文明和董鴻儒再次說話的機會,一轉身直接就走了。
董鴻儒也想轉身走人,卻被蕭文明叫林丹楓和楊妙真一左一右將他抓住——不能讓他就這麼輕易地在自己面前揚長而去。
而董鴻儒也顯然是有備而來,立刻有幾個護衛閃身上前,擋在他與林丹楓和楊妙真之間。
董鴻儒素來有勾結武林人士的習慣,並且做得一向還很不賴,頗有一些高手聚集在他的羽翼之下。
但是蕭文明自信,這些人無論如何也是鬥不過林丹楓和楊妙真的。
對於這些護衛,蕭文明一點都不會害怕,然而董鴻儒卻混成了好幾個戎羌部落的所謂“上師”,這就需要認真對待了。
要是得罪了這些部落,也就違背了達多的命令,那就不是在和董鴻儒作對了,是在和達多作對!
蕭文明反覆斟酌,又料定在烏蘭通布大會結束之前,董鴻儒是不可能離開的,便暫時忍下這口氣,放董鴻儒走了。
不過暫時放了他,卻並不意味著置之不理,還是派出了他手下的兩位高手,一路跟蹤查明瞭董鴻儒下榻的地方,並且時刻留意他的動向。
說起來董鴻儒還真是雞賊,並沒有固定一處居住,而是分別住在幾個部落的營盤裡,所謂“狡兔三窟”。
不過林丹楓和楊妙真那都是武藝高強、經驗豐富的好獵手,就董鴻儒這樣的一點小手段又怎麼瞞得過他們?
想要溜出他們的五指山,董鴻儒還真得好好動動腦筋。
烏蘭通布大會如期召開。
為了向先祖展示戎羌的人丁興旺、武力昌盛,大會上要開展好幾項競技專案,很有一點現代奧運會的意思了。
而大會舉辦的專案,也同戎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射箭、騎術、摔角以及綜合性的奪羊等幾個專案。
正是因為這些專案,草原上的人幾乎人人都會,不過水平高低不同而已,按照後世的講法叫做“接地氣”,所以烏蘭通布大會才會成為草原上真正的盛會。
因為專案不多,大會只進行兩天,蕭文明不懂規矩,等太陽昇起的時候才想著去看,這時會場已經被擠得水洩不通了。
站在外圈看,不過是看別人的後腦勺而已,沒有半點意思,還是要擠到內圈去才好。
而觀看位置的內外,也體現了一個部落勢力的強弱,實力弱的只能在外邊,而實力強的才能進到內圈。
蕭文明的實力如果能夠平移到戎羌草原上的話,那也是一個足以競爭草原大汗之位的大部落。
就憑蕭文明手下二十個蕭家軍的兄弟和十個娘子軍的姐妹,擠進內圈根本不成問題,就這麼大大咧咧地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佔據了一個好位子坐了下來。
一個漢人居然佔住這樣的位置,當然會引起戎羌人的矚目,然而他們卻無可奈何,畢竟神明在上,誰也不能在烏蘭通布大會上動刀動槍——就是草原的可汗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