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但求自保(第2/2頁)
章節報錯
誰料這位平素總是風度翩翩、瀟灑冷靜的溫先生,也被這條訊息給驚住了,早就不講什麼斯文體面了,破口就罵:“混蛋!怎麼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難道這天下,就一定要大亂了嗎?”
蕭文明也嘆息道:“是啊,眼看就要天下大亂了,不知溫先生有什麼好主意?”
“好主意?我那有什麼好主意?蕭兄,你我不過滄海一粟而已,如今大海波濤洶湧,就是頑石也能被海浪拍個粉碎,更何況是我們了!”
這就是溫伯明在說洩氣話了。
這種話當然做不得真,蕭文明對此也是一笑了之,反而讓緊張的氣氛稍微放鬆一些:“溫先生不是幾天前還跟我說要火中取栗嗎?如今這火總算是放起來了,就是不知道栗子在哪裡,又不知應當如何去取?”
溫伯明眉頭一皺:“蕭兄還有心思在這兒耍貧嘴?好一個‘火中取栗’,現在都快是燎原大火了,大家都忙著逃命呢,就是有栗子也燒成炭了,還拿什麼取?去取什麼?”
“所以,按照溫先生的意思是……”
“要是按照我的意思,那就乾脆什麼也不要做,咱們直接回臨海屯去堅壁清野、但求自保,才是良策!”
蕭文明也沒想到溫伯明給自己出的主意,居然會如此的消極。
這讓他想起了南宋、南明偏安一隅的景象……
說起來,溫伯明骨子裡的血液裡還是一個江南的文人,歷史上這等人的反抗意識就不是很強烈,想著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有骨氣一點的,還能獨善其身;沒骨氣的那就要換老闆了……
溫伯明的氣節當然還是有的,可是要讓他跳出自身的侷限性就不那麼簡單了。
所以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如果溫伯明沒有遇到穿越而來的蕭文明的話,在這個時代、這個宇宙當中,他大概也就是做個隱士或者留下一段風流才子的美名,也就了此一生了。
不過既然有蕭文明來拿大主意,那麼倉皇撤回臨海屯,當一個縮頭烏龜,肯定不是他的選項——眼看天下大變在即,他要是不參與一下,那怎麼能行?
“溫先生何必這樣講?先生不是一直說要與以天下為己任的嗎?如今機會來了,咱們怎麼能夠袖手旁觀?不是我誇口,就憑咱們的本事、咱們的實力,想要自保還不容易?不過眼看那麼多百姓要受到波及,在這場大火當中,我們總還是要做些事情的,能夠撲滅一些,就撲滅一些吧!”
溫伯明要真是一個柔弱不堪、迂腐可憐的酸臭文人,蕭文明怎麼可能把他引為知己?
經過蕭文明的一番勸導,溫伯明還是沉下心來同蕭文明一道商議了幾條對策。
首先蕭家軍全部五百人馬,要立刻渡過黃河。
黃河既是天然屏障、也是政治界限,達利可汗遇刺的訊息畢竟沒有公佈天下,蕭家軍留在黃河以北,未免太引人注目了一些,先返回黃河南岸去,就算北方有些什麼戰事也可以依靠黃河天下,暫時將其阻隔在外,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就能佔據有利地形和位置。
其次,過河之後,蕭家軍主力四百人馬,要選在僻靜無人的地方駐紮下來,臨海屯就不先回去了,以免路上反覆奔波,徒然耗費體力,先在原地修整,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然後另撥一百精幹的弟兄,由蕭文明親自帶領,火速趕回臨海屯去,回屯之後,要立刻運輸足夠的軍糧輜重,再同主力會合。
畢竟蕭文明這一回離開臨海屯走得急,幾乎什麼重兵器都沒有帶著,對戰鬥力的影響很大。
而恐怕不久之後,蕭文明就有可能同戎羌騎兵短兵相接,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打持久戰的準備,那肯定是不行的。
回去搬運物資還只是一方面的工作。
臨海屯大本營那邊也需要有些防備,可以像之前對付黑旗軍那樣,動員起雖不屬於正規軍,但實際上可以參加戰鬥的力量作為預備隊,甚至可以將一些物資和人員轉移到蕭文明設在東海上的捕魚島去!
這可是個好地方,除了不能種糧食,無法做到糧食的自給自足之外,那幾乎相當於蕭文明的一個秘密基地。
中原這邊就算是鬧翻了,就算打了個稀巴爛,在捕魚島上做島主的蕭文明,照樣可以隔岸觀火、靜觀其變。
安然渡過黃河之後,蕭文明便同溫伯明如之前所商量的那樣,挑選了一座位於山嶺深處的荒廢的小村子供大軍駐紮,張俊、劉辰、胡宇三個頭目,連同四百蕭家軍的主力全都留在原地,幫著溫伯明一道統領主力。
而蕭文明則和宋星遙,則輕率一百蕭家軍中的精銳兄弟,快馬立刻趕回臨海屯。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