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最大的靠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路蕭文明率軍日夜兼程,除了讓馬匹吃喝睡覺的時間之外,基本日夜都在趕路,就為早一刻回到臨海屯,如今局勢變化多端,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可能產生影響大局的變化,蕭文明不能不盡可能地節省時間啊!
因此蕭文明回到臨海屯十分的突然,連提前報信的人都來不及派一個,屯子里根本就沒人知道蕭文明回來的訊息,達利可汗遇刺身亡、天下即將大變的情報,就更加不會傳到村子裡了……
因此出現在蕭文明眼前的臨海屯,依舊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場面。
如今正是深秋時節,原本江南的土地就水米豐潤,再加上蕭文明在屯子裡早就建設起了完善的水利設施,農家肥也給的很足。因此關中平原略顯荒涼蕭條的局面,這裡的是全然不見。
眼看地裡的稻穀都已結出了沉甸甸的稻穗,一茬茬、一片片,就彷彿金色的海浪,一陣秋風吹來,稻浪此起彼伏,傳來一股股稻穗沁人心脾的香味。
修建得又寬闊又平坦的大道上,滿是往來的商賈,他們進進出出,全是忙著在臨海屯或是臨海港收貨進貨的。
其中有同蕭文明相熟的,也有不相熟的,這時見蕭文明突然出現在屯子裡,都忙不迭地過來給這位財神爺打招呼。
來到屯子裡,首先聽見的便是私塾裡,齊刷刷的讀書聲——正是蕭文明安排村裡子弟每天都要背誦的“牛頓熱力學三大定律”……
這幾條定律裡的字拆開來人人都認識,可是合在一起變成一句話,就看得人云裡霧裡……屯子裡的這些子弟有資質平常的,也有腦袋靈光的,但讀到這幾句話總是懵懵懂懂。
可即便如此,依舊按照蕭文明的要求每日背誦。
蕭文明就是要讓他們將這幾句話記在心裡,若是有朝一日,屯子裡出現一兩個天才,就能從這幾句話裡領會出一整套的科學體系!
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場席捲全球的工業革命!
讀書聲之外,便是機器運轉的聲音。
以紡織業為中心,繅絲廠、紡織廠和印染廠,都在蕭文明和董婉青的直接負責下,開辦起來了,並且已經漸漸形成了規模,僱傭的工人總人數超過一千人,機器開動起來,就彷彿是一首宏大壯麗的管絃樂,演奏的是工業革命到來的前奏。
而在前奏之中也夾雜著幾聲打擊樂的聲音,乃是由馬青負責的鐵匠工坊,他也正按照蕭文明指引的道路,以軍事工業為重點,不斷地開展技術革新。
很難想象,這幅生機勃勃、百業俱興的場面,只是短短三四年內發展起來的罷了。
倒數幾年之前,臨海屯還是一處偏僻而又凋敝的軍屯所,要是沒有蕭文明的突然到來,說不定現在已經被朝廷裁撤掉了。
而這每一處產業,都無不浸潤著蕭文明不懈的努力。
而在臨海屯、臨海港,還依附著那麼多家生的老少爺們兒、工廠工人、種田農民,以及倒買倒賣的商人的身家性命。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們,這一份產業蕭文明都是要盡力保留下來的。
不但要保留下來,並且絕不允許別人染指,更要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壯大,甚至引發下一次技術革命。
蕭文明不在屯子裡的這些日子,臨海屯的大小事務都由姐姐蕭文秀主持辦理,雖然董婉欣也負責一些工廠運營的事務,但最主要負責的還是蕭文秀。
說起來在蕭文明開竅之前,也是蕭文秀一個弱女子,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臨海屯,因此她的辦事能力不僅比尋常女子要強得多,比起絕大多數庸碌的男人要成熟不少。
蕭文明突然回到臨海屯的時候,蕭文秀正在接見商人呢!
朝廷裡的訊息傳播的不快也不慢,毅親王薨逝的訊息,直到最近幾天也總算是傳播到了臨海縣。
誰都知道毅親王他老人家,是蕭文明最大的政治靠山,這座靠山轟然倒下,對於蕭文明而言無異於天崩地裂。
雖然說起來,商人們只做生意、不談國事,但是他們的政治嗅覺同樣靈敏。
畢竟從古至今,中國做生意就講究一個官、商勾結,一個商人要是不打通官府的門路,別人說是把生意做大了,維持下去都是個大問題。
因此商人們聽到朝廷內發生了那麼大的變故,並且聽說蕭文明早早就奉了聖旨,同康親王一道去洛陽了,便約好了一同來見蕭文秀,也好打聽一下臨海屯內部的動靜。
因同弟弟蕭文明保持著聯絡,朝廷的變故,蕭文秀知道的要比所有商人都要更早一步,並且弟弟那邊傳來的訊息,說是朝局雖然不算太穩,但還在皇帝的掌控範圍之內,短時間內是出不了什麼大事的,要姐姐一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