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一步一步向他靠近過來了,還在意氣風發地指揮自己這一隊一共二十多戰船,以及船上將近六千人的兵力,要佔領碼頭方便大軍登陸。

蕭文明最關注的就是碼頭地區。

東山島的碼頭經過了好幾次的擴建,別說是康親王這一場戰役中直轄的二十艘船了,哪怕就是他這整個艦隊過來,只要安排妥當,都全部能夠停泊進來。

所以保持住碼頭的控制權,幾乎就成了整場戰役的關鍵。

對於這個關鍵點,蕭文明胸有成竹。

因為他在港口兩側的制高點上,一共部署了三十門火炮,並且這些火炮還都是馬青新鑄造的——射程遠、威力大、安全性好——可以給只會放二踢腳的康親王,好好上一趟火器使用課了!

正當康親王麾下三艘先頭的船舶已然停靠在了碼頭之上,並且正在向岸上輸送兵馬的時候,忽然聽到東山島上雷霆般的一聲巨響,這是蕭文明發動反攻的命令!

命令一下,東山島碼頭兩側的山上,幾十門火炮齊鳴,轟鳴聲連綿不斷、震耳欲聾,火炮發射時的衝擊波,振動著山上那些幾百年的參天古木,棲息在樹林中的水鳥也被驚得震翅高飛,不知飛到天空哪一處角落去了。

可在洋湖上的康親王的船卻無處可逃。

為了實施火炮的突然襲擊,蕭文明早就已經預先設定好了射擊諸元,火炮射擊的精度極高,命中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不但當場將已經停靠在碼頭上的三艘船擊毀,就連其他正準備靠岸的船,也同樣遭受了重創。

所有的戰船之中,一半正在漏水慢慢下沉,另外一半也都各有損失——有的被砸斷了桅杆、有的被砸爛了船舷,漸漸失去了行動能力。

此刻東南風正緊,再加上康親王兩次下達進軍的命令,他手下的戰船正鼓足船帆向東山島碼頭進發,遭到了這樣猛烈的炮擊,船隊根本就無法回頭,還在因為慣性不斷地向碼頭裡擁擠。

一時之間,沉沒的、半沉沒的,還有雖未沉沒卻已失去控制的戰船,總共有十三四艘擠成了一團,正好又給了火炮進行轟擊的最大目標。

於是炮火連綿不絕地向這一大坨敵人轟擊,而康親王的船隊,卻絲毫沒有還手之力,成了一堆最佳的活靶子。

可以說,隨著火炮的第一次鳴響,康親王進攻東山島主攻方向就已經是失敗了!

而其他方向的康親王的船隊也好不到哪裡去。

蕭文明火炮的產能實在是太大了,按照每五天產出一門的速度,已經積累了將近六十門火炮,除了拱衛碼頭的三十門之外,另外三十門則部署在海島的四周。

這部分的火炮雖然沒法像碼頭前面那樣進行集中射擊,但是用來對付同樣零散行動的戰船,卻也是綽綽有餘了。

也無需攻擊那些在湖面上流動的戰船,只要緊盯著自己面前的一片岸線,哪艘船靠過來,就轟擊哪一艘,戰果同樣十分可觀。

至少可以讓後續的戰船不敢繼續靠岸,那麼目的就達到了。

反正這些方向也不過是助攻而已,主攻還得看碼頭前面。

而碼頭前方的炮擊,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

除了一開始反應夠快或者運氣夠好的五六艘戰船之外,其他的戰船基本都失去了戰鬥力,除了大船本身已經無法再進行水戰之外,船上裝載的兵馬也大多掉到水裡,味了王八。

少數幾個水性好的,抱著塊破木板漂浮在水上,這時也只想著求生,早就沒了戰鬥能力和戰鬥意志。

這時,唯有從最先頭登陸的幾艘戰船上下來的不到一千人的隊伍,還保持著完整的建制,不過自家水師幾乎全軍覆沒的場面,他們也盡收眼底,知道後續已經沒有援軍繼續增援登陸了,士氣早就已在崩潰的邊緣……

這時就到了蕭家軍收拾殘局的時候了。

原本蕭家軍的弟兄,蕭文明都是安排他們學習火槍射擊和放炮的技術的,但是這一次為了對付強敵,必須要集中兵力,故而在山上發射火炮的任務,蕭文明就交給了馬青手下的那些鐵匠。

他們會造火炮,當然會玩火炮,無論是發射的精度,還是裝填的速度,都至少不遜色於蕭家軍的兄弟。

如今看戰果,果然不負蕭文明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