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的這套做法,原本也沒什麼新奇的,卻把個金九安看得頗為感動:“爵爺不愧是天朝上國的大將軍,果然仁義至此!我願用漢文和高麗文寫一道安民告示,在漢城內外張貼,這樣不出三天,漢城之內就再也無人敢公然違抗爵爺!”

蕭文明的威信,也就是在這芝麻綠豆的小事當中慢慢積累出來的。

又在商討過幾件不大不小的事後,蕭文明覺得此處再無緊要的事情,便叫金九安按照商量好的去操辦事務,大長公主也可以回皇宮居住,總而言之,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然而這時大長公主卻把蕭文明叫住了:“軍爺請慢走,我還有事要跟傑爺商量。”

蕭文明聽了一愣,趕緊停下了腳步,就連已經轉身準備離開的金九安,也重新別過身來。

誰知大長公主又說道:“這些話是我要同爵爺私下裡說的,餘人還請退下,不得在旁邊偷聽。”

大長公主雖然地位崇高,並且也有了蕭文明上口頭授予的監國的權利,但這裡畢竟不是她說了算,說了算的還是隻有蕭文明一個人而已。

不過蕭文明也好奇大長公主有什麼話要說,便擺擺手,讓眾人都退下了。

見四下無人,大長公主這才說道:“爵爺,我有一事想要請教,還請爵爺能夠實言相告。”

“什麼事,公主殿下直問就好。”蕭文明又不怕說話,大不了問到敏感機密的話題,他扭頭就走。

如今漢城城內及周邊都是蕭文明的天下,他可以為所欲為,沒有任何人能挑戰他的權威。

而大長公主問的問題果然十分敏感:“爵爺,你給我透個實底,這一回大齊國派爵爺來征討我國,到底是什麼目的?”

怪不得大長公主要屏退左右,才能說這個話題了。

蕭文明一笑道:“怎麼?大長公主現在還不明白嗎?就是因為你們高麗朝廷勾結白炎教,意圖謀反,甚至在我大齊京城洛陽之內犯下了企圖謀害國家勳貴這樣的大案。所以天朝上國這才來興師問罪,怎麼?有問題嗎?”

“爵爺,我剛才已經說了,請你如實相告。如果你還這樣虛與敷衍,那話也就不用再接著往下說了。”

蕭文明臉色一緊:“大長公主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怎麼就斷定我????????????????是在敷衍你呢?”

“聽說爵爺不但指揮作戰頗有心得,並且還是一員儒將,曾經寫過一部《三國演義》流傳天下,就是異邦小國也爭相傳閱。正巧這本書我也愛讀,書裡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雖然不說是學會了,但也見識過一些,因此還請爵爺能夠坦誠相待。”

蕭文明是真的沒有想到,當初不過是為了救急才匆忙刊印的這一本《三國演義》,居然還能流傳到高麗國,並且還反過來被用來對付自己……

不過這似乎也有先例。

在真實歷史上,取代明朝的清朝,在剛剛興起的時候,那些滿足的武將,就是靠著《三國演義》來學習兵法的,應該說還是頗具成效,反正除去戰鬥力的天壤之別,在兵法和戰術上也能同明朝那些飽讀兵書的所謂將領,打個有來有往。

並且蕭文明還十分驚訝,真沒想到這一位高麗國的長公主,居然還是自己的書迷……

於是蕭文明淡然一笑:“大長公主殿下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見識恐怕要比你們高帝國所有的鬚眉男兒都要強。那我當著明人不說暗話,就有話直說了,就按照《三國演義》的套路講。”

蕭文明滔滔不絕地往下介紹了一長串的話,無非就是現在的大齊國雖然有一個天朝上國的稱號,但也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北方的戎羌在實力上,至少是軍事實力上已經超越大齊國了,周邊的小國諸如倭國、高麗、安南、大理等等,也都是各懷鬼胎,未必對這個天朝上國能有多少的尊敬;外患之外,還有白炎教和黑旗軍,這樣的內憂……

因此面對這樣危如累卵的局面,大齊國不可能任由高麗國這個頗具實力的國家成為自己的對手,一旦發現有被白炎教裹挾的可能,就要立即撲滅,並且還要依靠高麗國,來緩解大氣國內部的財政緊張問題,擴充本國的實力。

蕭文明已經把話講得很明、很透了,雖然還並沒有把話說盡,但是也足夠讓大佬公主相信。

“那麼大齊朝要我高麗國做什麼呢?難道是要讓我們上貢嗎?”大長公主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