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4 高麗漢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他也震驚不了多久,亞歐大陸一年一度如約而至的東南季風,再加上先進的海船配合了一眾熟練水手的操作,前後只花了三天的時間,就讓在桅杆上眺望的拜占庭公主索菲亞,遠遠看見了高麗國崎嶇的海岸線。
這一回遠征高麗,蕭文明可謂是精英盡出,一千蕭家軍的兄弟全數出徵,蕭文明身邊的幾個幫手有一個不落,就連替蕭文明經營捕魚島的戴建平,也跟著一道來了。
蕭文明之前給戴建平的任務,就是讓他收集高麗國周邊的海圖和沿海地區的地圖。
古代的製圖技術遠遠沒有現代那樣的先進,甚至官方都沒有編制本國地圖的意識,戴建平想要收集儘可能準確的地圖,就只能在不同版本之間互相比較和取捨。
經過這樣一番比較,戴建平比對高麗國附近海域瞭如指掌——雖然他這一輩子只來高麗國做過兩次生意而已……
戴建平登上桅杆、臨高而望,取出自己繪製好的地圖反覆比較,報告蕭文明:「爵爺,這裡就是高麗國,並且就在其都城漢城附近!」
高麗國不過是蕞爾小邦而已,歷來奉行「事大主義」,簡而言之就是誰強大,我就認誰做爸爸……
而在其目力所及範圍之內,當然是中原王朝最為強大的,因此便將其首都命名為漢城,雖然有些肉麻,但孝順是真的孝順……
只可惜,現在這個當兒子的逆反了,那嚴厲的爸爸就只能揍他一頓了……
蕭文明所在的漢城周邊海岸線,並沒有像樣的港口,而只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漁村而已,漁村倒也有漁船碼頭,只可惜碼頭規模太小,蕭文明八艘的海船肯定是停不下的,就只能勉強停下一艘而已。
於是蕭文明十分無奈,只能讓船舶輪流停靠,輪流卸下人員馬匹和各類物資。
在高麗國態度還不明朗的時候,進行這種拖沓的行動無疑是十分危險的,只是高麗國的反應實在太過緩慢,蕭文明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已將半數的人馬和物資運送到岸的時候,高麗朝廷的人才剛剛趕到。
來的人,也不過是當地的一個縣令級別的官員而已……
並不是蕭文明的行動還沒有引起高麗國的重視,只是按照慣例,天朝的使者一般勢走陸路而來的,而像蕭文明這樣透過海路登陸,的確是出乎意料。
不過這樣也好,「兵者詭道也」,不讓別人猜透自己的意圖,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高麗國一個基層的小官,蕭文明對他沒什麼好客氣的——別說是區區的一個縣令,高麗國的任何官員,蕭文明都不會放在眼裡,就是他們的國王親自來了,又能怎樣?
於是蕭文明擺出倨傲的態度,對那官員說道:「本爵爺乃是大齊國的使者,奉命上國天子聖旨,有重要的話對
你們國君講,讓你們國內說話算數的人過來迎接本官。」
這還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蕭文明沒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小官,他的身份居然是一位在高地生活的漢人,講了一口毫無口音十分清晰流利的中原官話。
聽了蕭文明十分直白、略顯無禮的要求,那官員並沒有被嚇倒,從容回答:「既然是天朝使者,可否帶有國書?」
中原漢人出身,雖然侍奉的是高麗國,那麼也算半個自家人了,等拿下了高麗國,怎樣統治這個國家,蕭文明還得靠著這些人呢!
因此蕭文明收起了方才很不友好的態度,回答道:「這回天子傳的是口諭,並沒有國書帶來。但是正使——也就是本人欽封信義侯;副使——禮部侍郎容良如的名帖在此,還請通稟一聲。還有蓋著我們兩位印信的書信一封,也請帶去。」
說著,蕭文明便遞上了這幾樣物件。
雖然沒有國書,但是這幾件東西也很看得過眼了。
那官員接過東西,拍了幾句馬屁,便請蕭文明在先在此處暫歇,又安排本地的鄉紳衙役奉上美酒飲食,自己都要親自跑一趟,去不遠處的國都漢城,向高麗國君稟報。
這一套活做下來,有條有理、不卑不亢——這還只是小小一個縣令呢!
也不知道高麗國是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這樣的水平,要真是如此的話,那征服高麗,就怕沒有那麼方便……
不過後來,溫伯明就給蕭文明吃了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