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皇帝監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一貫的做事風格。
然而眼下多事之秋,多說一個字,就可能多一份犯錯的機會,所以還是得要奉行先被官僚的一個宗旨——“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這個時候還是沉默是金吧!
只可惜毅親王老王爺薨逝的不是時候。
否則就以他的皇叔的身份和地位,一定可以在皇帝和戴鸞翔之間互相解勸兩句,也不至於鬧到君臣猜忌成這副場面了……
事後蕭文明分析,這時皇帝對於戴鸞翔的信任已經幾乎到達了上限,卻還並沒有採取什麼進一步的行動,只不過是因為在眼下皇帝還沒有找到任何一個可以替代戴鸞翔,能夠統帥這麼數十萬大軍的人選。
因此皇帝只能繼續保持足夠的耐心:“愛卿放手去做。原本朕應當退避求全,保全國本的,但既然愛卿有所請求,那朕就在城樓之上觀戰,雖不能親冒矢石,但也願同前線將士共受寒潮,愛卿莫失朕望……”
皇帝的話講得漂亮,可他親自觀戰可不是什麼好的訊息,就好像古代作戰最討厭的就是各色監軍。
皇帝隨便派個親信人物——通常是內閣的文官、皇親國戚,甚至是太監宦官——跑到軍營裡來監視軍事將領的作戰行動。
這些人通常不懂得軍務,身份卻是皇帝的欽差,他們一聲不吭、裝聾作啞也就罷了,偏偏有的人還要指手畫腳,非得展示一下自己貧弱的軍事才能不可,就會讓前線的將領作戰指揮束手束腳,往往就是失敗的根源。
平常的監軍也就罷了,以戴鸞翔在軍隊中的威望,以及他的權謀手段,除了六麻子這種資深太監,就沒有戴鸞翔對付不了的。
可現在卻是皇帝親自做監軍——一個不合這位至尊的心意,一道聖旨便會從玄武門的城樓上飛下來,到時候戴鸞翔是聽命好呢?還是抗旨好呢?
其實矛盾在此刻就已經產生了。
按照戴鸞翔的真實想法,皇帝你也別在城樓上看著了,趕緊回宮去,要是有心替前線的將領準備好糧草補給、準備好犒賞金銀,就是對戴鸞翔等前線將領最大的支援了。要是沒心沒肺的,回到皇宮就睡大覺,又或者找幾個宮女妃子玩一些成人遊戲,那也並無不可。
最好一睡一玩就是十天半個月,也就不會來干預前線的軍事行動了……
偏偏讓皇帝親自登城觀戰監軍的請求,卻又是從戴鸞翔嘴裡親口說出來的,這讓蕭文明都感覺奇怪。
卻見戴鸞翔聽了皇帝的話,立即跪了下來,把頭埋得低低的,口中說出了不知是不是違心的話:“皇上一展龍顏,讓城下的將士可以一睹天顏,三軍將士必然能夠士氣大振,必然不會辜負皇上。”
這就更讓蕭文明感到奇怪了。
在私底下的交往當中,戴鸞翔這位沉穩的統帥當然不會說出皇帝干預軍事過多這樣違逆的話,但是差不多的意思,戴鸞翔卻是不止一次地表達過。
怎麼形勢一變,戴鸞翔居然歡迎起皇帝來了?
蕭文明不能理解。
可是皇帝卻感到滿意。
這位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大齊王朝名義上的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終於欣慰地點了點頭,又勉勵了戴鸞翔幾句,順帶著囑咐蕭文明,要他必須盡心配合戴元帥的行動,便讓他們趕緊回去準備作戰去了。
蕭文明這邊剛剛鬆了口氣,一顆心還沒安定下來,便又隨著晃晃悠悠的籮筐忐忑不安起來。
同坐一個籮筐,又是四下無人,蕭文明便正好有幾句疑問要找戴鸞翔澄清:“大元帥,剛才在皇上面前,咱們話都已經說出去了。可如何克敵制勝,元帥可有法門教我?我這邊也好早做準備。”
此刻戴鸞翔見四周空空蕩蕩,不可能有人偷聽他的對話,便也有話直說:“此戰爵爺不必有所準備,跟著我亦步亦趨就好。現在還不到用爵爺的時候呢!”
“大元帥何必客氣呢?現在都要同戎羌決戰了,這時候不用我,什麼時候用我?用我來打掃戰場嗎?大元帥,咱們現在都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了,還分什麼彼此?”
“爵爺誤會了。”戴鸞翔解釋道,“不是我客氣,也不是我小瞧了蕭家軍的厲害,只是這一仗我還不打算贏。現在就算贏了,也不過是將戎羌驅逐出境而已,還遠不到能夠殲滅其主力的條件。”
也不知是這個蕩在城牆上的籮筐太晃悠了,還是怎麼回事兒,蕭文明聽了戴鸞翔這話都快暈了。
這都什麼時候了?皇帝都已經在城頭觀戰了!怎麼還想著詐敗呢?先不說皇帝是不是懂得軍務的問題,最高統治者的面子還是要給的,皇帝現在都在親自督戰了,要不在他眼皮底下好好的打一場勝仗,叫他的面子往哪擱?
蕭文明趕忙勸道:“戴元帥,為了打這一仗,咱們堅壁清野多少時日,都把朝廷裡的高官和地方上的富商都得罪遍了!現在全靠皇上,還有衛老相國幫我們硬頂著,朝廷裡多少雙眼睛盯著呢!要是現在再敗,恐怕皇上那裡都交代不過去了啊!”
0602 皇帝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