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懷疑和猶豫(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晚上過去了,對於自己的新角色,康親王已經適應了不少,他端坐中軍大帳,就連身手站著的護衛,也已換成了他康親王府的人。
這些人大約是昨天晚上趁著大家都回營部署或者養精蓄銳的時候,康親王連夜從洛陽城裡調出來的。
康親王見蕭文明也來了,確定主要的將領都已到期,便不再繼續等待,站起身來高聲宣佈:“諸位將軍,隨我出征,驅除戎羌,只在今日!”
誰知道話音剛落,便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而這反對之聲,果不其然就是從蕭文明這邊發出來的:“王爺,現在啟程出征是不是太早了?”
蕭文明這話有意是想試一下康親王的深淺,但是康親王卻給出了異常篤定的回答:“兵貴神速,早一些投入戰鬥,總比晚一些要強,並且身上的旨意是要今日一定要戰勝戎羌,那更是宜早不宜遲,免得戰事陷入焦灼,遲遲不能拿下,恐又違背了聖上的重託。”
康親王又抬出了皇帝的旨意,無疑是個正當的理由,蕭文明就是想反對,也找不到良好的藉口。
但是蕭文明的擔憂並不是完全是有道理的。
按照戴鸞翔一開始的計劃,就是要等戎羌的兵力全都被吸引在洛陽城牆的時候,再針對其背後的弱點發起總攻。 首\./發\./更\./新`..手.機.版
之前的一系列示弱的行動,就是為了解除戎羌的警惕性,讓他們對戴鸞翔率領的主力不屑一顧。
當然,戎羌並不是傻瓜,自然知道戴鸞翔的厲害,想要讓他們完全放棄對於青嶺兵的防禦,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需要在進行戰役部署的時候,執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
就比如說,出發的時間要儘可能地延遲,從而躲避戎羌偵察的斥候的耳目,讓戎羌產生戴鸞翔根本不敢一戰的錯誤判斷,這樣才是最有利於全殲敵軍的。
但是像康親王這樣部署,那麼青嶺兵主力的行動,勢必會被戎羌迅速掌握,那麼總攻的突然性也就無法保證了。
所以說,雖然只是出發時間上的一點小小的變化,卻有可能導致整個戰役結果的翻天覆地的改變。
對於任何改變戴鸞翔一開始意圖的部署,蕭文明都感到不安。
他剛要再勸,一旁的戴松卻輕輕拉了他的袖子,低聲說道:“爵爺就不要再節外生枝了,橫豎先把這場仗下來,再談別的吧……”
蕭文明心裡一盤算,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按照康親王改變以後的部署,的確難以實現重創戎羌主力的目的,可就憑康親王本人的指揮能力,以及其他將軍對他的信任程度,難道讓他執行戴鸞翔一開始的計劃,就能實現預期的效果嗎?
恐怕也不容易吧……
那就乾脆大家都躺平吧,只求這一仗老天爺保佑,能夠順順利利地戰勝戎羌,哪怕是將其禮送出境,只要解了京城洛陽之圍,順帶著一鼓作氣將其逐出關中平原,那在皇帝面前就已經很過得去了。
想通了這一層關節,蕭文明便也放下了同康親王爭論的心思,閉上了嘴,不再說話,跟在眾將官身後,謹遵康親王的命令,召集其手下員額已佈滿五百的蕭家軍,便隨著大隊人馬,趕赴洛陽前線。
蕭文明等人臨時駐紮的營盤距離洛陽城只有二三十里的距離,按照急行軍的速度,一個時辰便能趕到洛陽城下。
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並且是大隊行動,一路上根本就不可能遭到什麼突然襲擊,大隊人馬甚至比預定時間還要更早一些,就已遠遠望見了洛陽的城牆,看見了聚集的玄武門外的大批戎羌精兵。
洛陽城下田地裡的秋糧早已收割乾淨,又經過了戎羌反覆好幾遍的荼毒和殺戮,農村和市鎮被摧毀殆盡,只留下了一堆一堆的殘垣斷壁,沒有任何一處完整的房屋,這就給戰役留下了平坦而有開闊的空間,正是執行一場鏖戰的好地方。
。(下一頁更精彩!
視線平坦的空地,卻見戎羌正在搬運雲梯、撞錘等工程器械,工程的行動也已是箭在弦上,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候了。 無\./錯\./更\./新`.w`.a`.p`.`.c`.o`.m
見到這一幕,蕭文明多少鬆了口氣。
看來之前戴鸞翔的戲演得很足,戎羌依舊執著於襲擊洛陽,而並沒有關注到身後大部隊的運動,依舊可以眼下這支大軍實現戴鸞翔的戰略目的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其實也並不需要更耐心的等待——蕭文明廖定,花不了多少時間,戎羌就將攻擊洛陽城牆,那麼戴鸞翔期待已久而並沒有等到的,殲滅戎羌的大好時機就會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