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9 兩個月(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穿越到這個異世界的大齊朝,之所以能夠發展得順風順水,所依靠的還是掌握了超越古人的科學思維和發展意識。
要是單純比拼智力上的絕對值,比拼戰略上的眼光,蕭文明還真的未必能佔到什麼優勢呢……
YY
就好像蕭文明打造起了一隻戰鬥力超群的蕭家軍,卻好幾次陷入了絕境,都是靠著蕭家軍無與倫比的戰鬥力才化險為夷的,而如果對手的軍隊有蕭家軍一樣,或者僅僅是一半的實力,搞不好蕭文明現在就沒法站在這座勤政殿內,參與大齊帝國最核心的事物了。
因此對於戴鸞祥這位名將的戰略決策,蕭文明抱以一種學習的態度,豎起耳朵側耳傾聽。
戴鸞翔的戰略應該說已經是十分成熟的了。
戎羌入侵,從始至終不過短短一兩個月,他就能提出如此成熟,如此具有可操性的戰略,也屬實了不得,可見他並不是一員將才,而是一位可以統帥全域性的帥才了!
不過戴鸞翔的計劃,蕭文明越往下聽越覺得不舒服,總覺得他的這個方案,似乎是在真實歷史當中發生過的,並且弄到最後也並沒有產生什麼好的結果。
可要讓蕭文明說到底是哪裡不舒服,蕭文明卻又說不出來。
這時在場的另一位頂級智略大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臣是個文官,不懂軍事戰略,不過聽戴元帥所言,似乎是要置潼關至洛陽廣大的區域不顧,全都視之為同戎羌決戰的戰場,是這個意思嗎?”
提出問題的是老相國衛玉章。
誠然如他所言,衛玉章並不懂軍事,然而他的智謀水平卻是當今這個大齊朝最頂尖的存在,一下子就點出了戴鸞祥戰略的關鍵之處。
戴鸞祥對此也毫不諱言:“老相國所言不錯,我想就是打算利用潼關和洛陽,將戎羌誘至城下,再以優勢兵力聚而殲之。啟稟聖上,不是末將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戎羌的確戰鬥力強悍,若是純粹的野戰,我朝並無決勝的信心,到頭來不過是另一場野驢嶺之戰。但是若有洛陽堅固城防作為掩護,再調集起御林軍和青嶺邊軍的精銳主力,是一定能夠克敵制勝的!”
一提到野驢嶺,皇帝便是渾身發顫。
這一場慘敗幾乎已經成了當今這位“景炎”皇帝的心頭的噩夢,根本不能聽人說,自己也不能去想,只要一想到這一場慘敗,“野驢嶺”三個字便會在他的腦海中幻化成為數十萬大軍的陰魂,包圍著他、騷擾著他,向他來討回自己的性命。
“是啊!”皇帝似乎心有餘悸地說道,“若是在洛陽城下,大軍敗下陣來的,那怎麼辦?戎羌距離洛陽豈不只有咫尺之遙了嗎?”
這個問題戴南翔當然不會考慮不到。
他解釋道:“就是因為距離洛陽近,才是此仗的最大優勢。”
洛陽可並不僅僅是大齊朝的政治核心而已,同時也是補給基地,背靠著這座大城市,可以最簡單地進行物資和兵員的補充。想當初野驢嶺慘敗,其實也就是因為當日決戰失利之後,參戰的將士,不得不穿越整個秦嶺的崇山峻嶺,才能撤退回到關中,根本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獲得有組織的補給,並且重振旗鼓,以利再戰。
而在撤退過程當中,不斷受到戎羌的騷擾和襲擊,無法重新恢復組織和秩序。
實際上,大齊軍隊在敗退過程當中遭受的傷亡,要比在野驢嶺戰鬥當中發生的,多出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戴鸞翔這一回是把整座洛陽城,都作為一件作戰的工具了,作為一個軍事將領而言,為了取得勝利,這種做法不會有任何錯。
然而對皇帝來說,洛陽城卻是絕對不能有半點危險的。
大齊朝歷朝歷代先君的牌位都在洛陽城內,一旦有個不湊巧,城池被攻破了,那後世的史書會怎樣評價當今這位皇帝?
昏庸無能?亡國之君?
這也就罷了,甚至還會說他不守孝道,就連祖宗的牌位和靈井都丟了!
這要是出現在後世的史書上,那麼將是一處濃重且無法掩飾的大敗筆!
因此皇帝說道:“那麼,萬一同戎羌的決戰輸了呢?”
“那微臣就率領精銳退回洛陽,稍作休整,就能再次投入戰鬥。接連不斷地打擊戎羌。戎羌是客場作戰,損失根本無法補充,我朝只要取勝一次便能乘勝追擊。然後派出一支奇兵,重奪潼關要塞,關閉關門,便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可萬一你們進城了,戎羌人也一併跟著過來了,那可如何是好?”無論戴鸞翔怎樣解釋,皇帝就是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