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鸞翔大元帥的中軍大帳,可以命令十萬大軍縱橫馳騁,在他面前擺譜,活膩了嗎?

然而很多時候皇城司並不僅僅代表自己而已,他還代表著皇帝的權威,這就不能不讓戴鸞翔有所忌憚了。

這時又是蕭文明上前幾步,低聲說道:“元帥,馮海峰這人難纏,不管對他是緣何來,見總是要先見一見的。不如請將軍們先在大帳之中先行等候,有我陪著大元帥去會一會這個馮海峰。”

戴鸞翔又沉思片刻,終於同意了蕭文明的主張,讓滿帳的將官在原地候命,自己則和蕭文明一道先迎出去會見一下這個皇城司的主事——馮海峰。

剛剛被封為一等功的戴鸞翔,無論是官職還是爵位,都已到了頂點,而馮海峰此人權力不小,可官位不高。

戴鸞翔高坐中軍大帳,傳喚馮海峰過來也自無不可,並沒有什麼僭越的地方,然而因為中軍大帳裡有人、有事要辦,故而戴鸞翔特意走了幾步出來,算是給足了馮海峰面子了……

然而馮海峰這人卻並不客氣,或者說是沒空客氣,連招呼也不打一聲便直入主題:“大元帥,哦,蕭爵爺在這裡,那正好我便一併傳旨了。”

“傳旨?”

“沒錯,我這會前來,就是來傳聖上的旨意,請兩位立即入城面聖。”

“可是……”戴鸞翔猶豫道,“可是大戰就在眼前,我片刻不能離開,此刻入城就怕……”

馮海峰異常堅定地強調:“大元帥、蕭爵爺,此事沒有半點回轉的餘地,皇上是動了氣的,否則也不會派我來傳旨,兩位說對不對?”

可不對嘛!

通常傳旨的差使就是派太監去做的,可如今卻派稱了皇城司的主事,可見這次皇帝要見戴元祥和蕭文明,可既不是為了寒暄,也不是為了敘舊,而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事情要同他們兩位商討。

並且不用猜,就知道商討的一定是眼下的戰況。

既然如此,那麼戴鸞翔的戰役部署,也就只能暫時往旁邊擱一擱、放一放了,趕緊跟著馮海峰進城去吧!

洛陽城照例九門封閉,依舊靠著從城牆上蕩下的籮筐,蕭文明和戴鸞翔才進入了城池。

原以為面見皇帝,要麼是在乾清宮、要麼是在勤政殿,總歸是要進宮的,卻不料那位急躁的景炎皇帝,卻早早地移步到了城牆之上,就在正東方的玄武門的城樓上接見戴鸞翔和蕭文明二人。

城樓之上,文物官員齊聚,可是在一臉陰沉的皇帝面前,他們卻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皇帝也知道這些個平日裡的忠臣良將,到了今日這緊要關頭,是連任何一個靠譜的主意都出不來的,因此皇帝也就懶得跟他們廢話,忽見蕭文明和戴鸞翔登上城樓,皇帝的龍屁股就好像長了個彈簧似的,“騰”地一下,從臨時搬過來的一張龍椅上彈了起來。

不帶二人靠近,皇帝便指著城下問道:“怎麼有這麼多戎羌的人馬聚集在洛陽城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戴鸞翔你道給朕解釋明白!”

城下有多少戎羌的隊伍,蕭文明心裡清楚,並且同他們打交道不是一天兩天的了,雖然也知道其兵力眾多,但也並不覺得害怕

直到現在,他從高聳的城樓上向下觀瞧,卻見總數在七萬人上下的戎羌,加上了馬匹之後,聲勢頓時大了好幾倍,乍眼望去彷彿有二三十萬人之眾!

將洛陽城下的地面幾乎鋪了個遍,密密麻麻、芸芸眾生,彷彿一眼看不到頭,也確實會讓皇帝感到心驚肉跳了。

面對皇帝的質問,戴鸞翔趕忙回答道:“回稟聖上,這些戎羌是微臣故意引誘到洛陽城下的,乃是為了聚而殲之,畢其功於一役。還請皇上寬心,只要將其一舉消滅,戎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便再無可用之兵,可保我大齊朝五十年的太平盛世。為此,臣有一請,還請聖上應允。”

“什麼請求?說來聽聽。”

“那就是兩軍交戰之時,還請聖上能如現在一樣坐鎮城樓,臨敵指揮,三軍將士一睹聖顏,必然士氣高漲、以一當十,區區戎羌,何足掛齒?”

戴鸞翔不愧是個聰明人。

光這幾句馬屁,他就拍得不著聲色,卻讓皇帝十分舒服——說得倒十分好聽,讓皇帝在玄武門的城樓上指揮作戰,可是距離那麼遠,聯絡那麼不方便,真的打起來,恐怕就連前敵主帥戴鸞翔的命令都沒法正確的傳遞和執行,更何況是皇帝了的……

0601 城樓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