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0 誘敵之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戴鸞翔卻不一樣,既然這位「海內第一名將」有了戰勝敵軍的信心,那蕭文明就不會有絲毫的懷疑。
於是他便率領了本部蕭家軍的弟兄,運動到青嶺邊軍的身後,勒住胯下戰馬,先讓這群忠誠的坐騎和夥伴,可以有時間喝一喝水、吃一吃草,緩解一下連日奔波的勞頓。
然後再讓自家的子弟兵們吃上幾口飽飯、喝上一碗熱湯,恢復一下體力和元氣。
不過戴鸞翔那邊蕭文明也並沒有完全做撒手掌櫃,專門派出手下的頭目劉辰,去前線打探一些訊息回來。
誰知劉辰這麼一去,卻打探回來了一條重要的訊息。
原來尾隨追擊了蕭文明一整天的冤種,竟是戎羌一支最主要的力量,正是達利可汗還活著的弟弟達多王爺,親率的人馬。
這是劉辰親眼所見的。
達多現在的勢力,顯然還沒有他哥哥達利可汗活著的時候大,但毫無疑問是戎羌草原上權威性最高的部落和部落首領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兩個字去掉。
而蕭文明同達多打過不少交道,並且握手言和的多、而劍拔弩張的少,算是很有些交情的。
這一回決戰在即,極有可能一場大戰打下來,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會死在戰場上,又或者雙雙殞命沙場,都是有可能的。
或是打個招呼、或者是一場訣別,又或者只是想說兩句虛情假意的客套話,蕭文明都想去見一見達多,也順便幫戴鸞翔助一助聲勢。
於是不由分說,蕭文明便拉起剛剛緩過一口氣的蕭家軍,重新回到前線去,去會一會那位曾經的達多王子,現在的達多王爺。
然而蕭文明尚未行動,卻見戴鸞翔擺下的戰鬥陣型已迅速產生了變化,只見全軍人馬,前隊改作後隊、後隊改作前隊,以極快的速度,向洛陽城的方向退去,宛若落潮的海水。
大軍行動極其乾淨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因此倉促之間,蕭文明並沒有找到在前線指揮的戴鸞翔,一時也搞不清發生了什麼。
事後才知道,戴鸞翔在達多面前演了一齣戲,故意裝作中原軍隊膽怯避戰、組織混亂的假象,想要進一步引誘達多尾隨攻擊。
原本這樣的演技,對於腦子一根筋且極其好戰的普通戎羌首領而言是足夠的了。
然而這一回,達多卻並沒有受騙上當,約束了揮下數萬戎羌鐵騎,就是待在原地,絲毫沒有追趕戴鸞翔的意思。
戴鸞翔原以為此處離開洛陽城僅有咫尺之遙,只要誘騙達多提前發動對洛陽的攻擊,那麼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的時間,便會縮短了許多。
然而達多算是個聰明人,並沒有上當,那麼戴鸞翔的意圖自然也就無從實現。
不過戴鸞翔這麼一走,就讓計劃外的蕭文明陡然被頂在了全軍的最前線。
這位蕭家軍的主將突然發現,眼下的狀況居然是由自己這支不過幾百人的隊伍,面對戎羌三萬餘人的大軍……
蕭文明趕緊想要撒丫子走人,不料這時前頭卻傳來達多王子清亮的嗓音:「爵爺請慢走,不同我說幾句話嗎?」
這年頭人心叵測,蕭文明現在又同達多是敵非友,保不齊達多就是以說話為藉口,想要一舉殲滅,或是包圍蕭文明將其俘虜。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蕭文明算不得什麼正人君子,更怕不明不白地就死了。
因此他原想不搭理達多直接走人的,卻不料這位草原霸主的有力爭奪者,不待蕭文明同意便只率領了二三十騎的衛隊便徑自上前,想要同蕭文明接觸。
分明手下有成千上萬的人馬,卻只動用不到三十人,這就很能體現誠意了。
蕭文明也是要面子的人,不光是要在戰場上要贏,在道義上也要做到無懈可擊,終於決定不走了,倒要聽聽達多這隻北方草原上來的鳥,嘴裡能唱出什麼新奇的曲兒。
並且蕭文明還要來個反客為主,並不同達多寒暄,而是先嘲諷起來了:「哎喲,久聞戎羌騎士作戰英勇,怎麼我們戴元帥率軍返回洛陽,就在你們眼皮子底下從容行動,你們卻連進攻都不敢?被近來的幾場敗仗打的嚇破了膽嗎?」
達多一張嘴巴剛要說話,這是卻聽有人迫不及待地插話道:「這不過是戴鸞翔使的誘敵深入、調虎離山之計罷了。又豈能逃得過我的法眼?蕭文明你回去告訴戴鸞翔,他的計策已經被我識破了!」
此人說話態度如此囂張,讓蕭文明心中禁不住產生巨大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