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這話說的就有些咄咄逼人的意思了,嚇得一旁的溫步明趕緊拉了拉他的袖子:“蕭兄,對師傅怎好這樣講話?”

別看衛玉章現在這副老謀深算、老奸巨猾、老氣橫秋、老態龍鍾的樣子,年輕時候的氣盛,其實一點也不遜色於面前的蕭文明和溫伯明。

忽然被蕭文明若有似無地懟了兩句,反倒讓衛玉章放聲一笑:“哈哈哈!果然是你蕭文明啊!普天之下有膽量這樣對老夫說話的,你怕是頭一個吧?就連當今皇上……”

一提起皇帝,衛玉章又彷彿吃了個田螺,想脫口而出的話,鬱結在喉嚨口,就是不肯往外說。

那就又輪到蕭文明瞭:“老相國,我想問的是,皇上今天為什麼這樣著急,非要和戎羌提前決戰不可?不敢說皇上出爾反爾,可都是已經約定好了的事,突然變卦,叫底下做臣子的如何應對?這可是打仗啊!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一旦有錯,連挽回的機會也沒有。要是前敵主帥沒有主見、朝令夕改,豈不是自取滅亡之道嗎?”

蕭文明這話說的已經是有夠重的了,說句難聽的,就是在直接批評皇帝!

不過既然有言在先,是在密室之中私聊,那麼這種程度的話,衛玉章也是能夠容忍下來的,並且還一本正經的回答了蕭文明的問題。

“那我就直言相告吧,你和戴鸞翔所用的堅壁清野之法……的確十分奏效。一舉消滅戎羌精銳三萬,屬實是大功一件。皇上也很高興。但是這樣做,關中那些富豪勳貴,以及朝中大臣們的損失就太大了。在平原縣城開戰之前,彈劾你們的奏章,就已經像雪片一樣飛到我,還有皇上這邊來了。要是再不盡早決戰、結束戰役,那麼這樣的壓力,必然一日大過一日。朝廷承受不起、皇上承受不起,你們更加承受不起!”

衛玉章的話,蕭文明越聽越是義憤填膺。

倒不是對這位老相國有什麼不滿,只是覺得那些個上書的大臣不是東西。

“老相國,這幫人為了一己私利,就敢公然干涉朝廷軍國大事,這樣的人或許還不到誅殺的地步,但是他們的意見,老相國應該駁斥彈壓下去,不用同他們客氣。”

“這話用得著你蕭文明來說?你以為平原縣城這一仗,你們是如何能夠安安靜靜、太太平平地打下來的?還不是因為這些奏章,全都被老夫留中不發了嘛!根本就沒有送到皇上那去。這事兒皇上也知道,我們君臣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罷了。”

所以說蕭文明給皇帝的評價是喜歡耍小聰明。

能耍小聰明的人,雖然沒什麼大智慧,但肯定也不笨,當然知道輕重緩急,能夠在蕭文明和戴鸞翔完全不知情的條件下,就直接壓制住朝廷裡的反對意見,可見這位皇帝也絕非一無是處。

“好啊!老相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上更是一言九鼎,兩位的意見統一,那麼那些個短視之言又何足掛齒?只要再把他們扔在一邊,再不搭理他們一個月,讓他們冷靜冷靜,不就行了嗎?”

“事情哪有你蕭文明想的那麼簡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朝廷裡一下子冒出來了那麼多的輿論,又豈是能夠完全彈壓的?老夫和皇上已經壓制了將近半個月了,若再不有所疏導,那這些個言論便會好似決堤的洪水,將整個朝廷淹沒。”

“哪怕都是些無聊、短視,甚至是錯誤的意見嗎?他們的意見,都要疏導而不能駁斥嗎?”

“蕭文明,你這是哪裡來的見識?這怎麼可能是無聊、錯誤的意見?我朝素來同書生、士大夫共治天下,他們的利益受了損,便是動搖了國本,又豈能等閒視之?就連你蕭文明,若是你的產業被外族所侵害了,難道也要讓朝廷視若無睹嗎?”

衛玉章這幾句話說的極其老辣,並且讓蕭文明根本無法反駁。

這些年,蕭文明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悶頭髮展自己的勢力,甚至都忘了自己穿越而來的這個大齊朝,從根本上人就是一個封建王朝——就是教科書裡所描述的那種腐朽、墮落、沒有前途的封建王朝。

王朝的統治者口口聲聲說的好——什麼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可到頭來卻從來不把老百姓看作統治的基礎,而當成是汲取養分的肥料、隨意使用的耗材、時刻需要提防的潛在對手。

聽說衛玉章也是寒族出身,靠著自己的才華,在科舉場上一刀一槍拼出了功名,但是這麼多年領袖群倫、執掌朝廷的身份地位,就決定了他也早已蛻變成統治階級中的一員了——並且還是當之無愧的高層統治階級那種。

站在他的角度,當然要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了。

至於百姓民族等等的一切,都可以往旁邊擱一擱、放一放。

衛玉章的言行是那樣的真實,卻又那樣的冷酷,讓蕭文明看著這位德高望重,甚至還由衷的感到佩服的老相國的時候,似乎在他的輪廓上都紋上了一層深不見底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