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小軍官聽到“蕭文明”的名字,一下子就被唬住了。

倒不為蕭文明身上背了個伯爵的虛名,還是這位仁兄,實實在在地曾經被蕭文明在洛陽街頭教訓過——並且還是兩次……

不過兩次都有他也算是難得了,也虧得他也算是皇城司主事馮海峰的親信,否則也就不會每一次都輪到他,夠他倒上兩次的黴的……

不過他知道蕭文明的厲害,又瞥見蕭文明身後兵強馬壯,知道如今這麼個情況,人人精神緊張,可不是過來觸黴頭的時候,乾脆一腳把皮球踢出去算了。

於是此人立刻就換了副表情,陪笑著說道:“哎喲!都是小人眼拙,居然沒認出爵爺。爵爺要我找我們馮大人?那正好,他也就在附近,還請爵爺現在這裡稍安勿躁,我去請他過來。”

“那倒不必了。”蕭文明就怕一來一回的浪費了時間,“不用他來找我,你帶我過去,我去見他,這總行了吧?”

那樣就更好了。

蕭文明自己去了,那就省得這個皇城司的小軍官受夾板氣,他也就不用左右遞話了,只要跟著引薦兩句就行。

京城周邊出了那麼大的事,作為皇城司主事的馮海峰當然閒不下來。

這一點蕭文明早就有所準備,可到了洛陽城下,卻沒想到他竟能忙成那樣,這還不單是單純的忙,而是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當蕭文明遇到馮海峰的時候,他正被一群人圍著,吵吵嚷嚷地人聲鼎沸。

蕭文明就搞不明白了——皇城司有多厲害,京城上下誰不知道?

平日裡就沒幾個敢在皇城司跟前撒野的,怎麼如今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人敢去招惹這個大魔頭?

因此雖然是百忙之中,蕭文明也並沒有先靠近,而是豎起耳朵聽他們到底在吵些什麼。

這一聽不要緊,原來是為了防止奸細混入洛陽城,朝廷中樞各部聯名發了鈞令,命令城外人等一律不得進入洛陽。

這條命令可就惹了眾怒了,戎羌四處肆虐的訊息已經傳的滿城風雨了,京城周邊人人自危——跑到城防嚴密的洛陽城內,肯定要比在城外安全的多。

偏偏這時不準別人不成,那不就相當於把城外的百姓,至於戎羌的鐵蹄之下嗎?

只不過現在的大齊朝廷還沒有那麼不要臉,做不出那種用百姓當擋箭牌,阻擋戎羌的缺德事兒,但是也不能冒著京城被攻破的風險。

因此只聽馮海峰大聲高喊:“諸位放心,諸位放心!各地勤王的兵馬,已然齊聚城下,戴鸞翔大元帥也已領兵殺到,不久就能殺敗戎羌,諸位還請放心!”

馮海峰人高馬大,私底下有“長腳猴子”的綽號,嗓門也不小,居高臨下地這麼大聲喊叫,讓在場每一個人都聽見了他的聲音。

然而聽見歸聽見,服不服氣卻是另一回事兒了。

朝廷在戎羌手下吃過多少虧,如今戎羌都已經殺到眼皮子底下了,居然還敢說不久就能克敵制勝?

的確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當然,這還不是這群人聚集在此的唯一原因。

只聽馮海峰的話音未落,便有人喊道:“還請這位大人行個方便,我是戶部劉大人的胞弟,讓我進城,劉大人那邊自然好說話。”

又有人喊道:“我是杜工部的堂兄,奉了工部大人的命令,護送他的家眷進城,大人也請行個方便!”

皇城根人腳下就是這副樣子,哪個人不是皇親國戚?

就是像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官,轉個三四個彎兒,也都能夠認識,冒著他們的名義招搖撞騙的也不少,如今更是性命攸關的大事,誰不想靠著這層關係換自己的一條性命?

然而馮海峰卻是個不給面子的,當即高聲拒絕了他們:“什麼工部、戶部?我一個也不認識!除非請了聖旨,否則就是王爺,也不能進入洛陽城!這話是我馮海峰說的,日後你們要找麻煩,自然可以到皇城司衙門來找我!”

這話就好像是茅坑裡扔了個炸彈,人群頓時大譁,還有幾個平日裡仗著自己和勳貴官員有些勾連,就喜歡為非作歹的傢伙,就在人群裡起了哄,煽動著大家趕緊衝進門去。

馮海峰也懶得同他們多掰扯,又重複下達了命令:“關閉城門,就是一隻兔子也不能放到京城裡去!”

隨著他的命令,馮海峰身後的玄武門緩緩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