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5 餘波(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蕭文明是溫伯明和蘇舜欽當之無愧的大恩人,這也是這位極賦才學又極為清高的大才子傾心幫助蕭文明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馮天羽則同蘇舜欽的情況差不多。
他父親也曾是舊黨的議員,因為當初同新黨論戰,罵人罵得太狠了,被新黨之中幾個心術不正之徒反覆坐耗,逼著他全家自盡,只有馮天羽當時一個不過十來歲的幼子,因在外求學才免於一難。
馮大人之死帶上了全家老小二三十口人,鬧得實在是太大了,更關鍵的是,皇帝也不願意新黨因為有擁立之功,變得一家獨大,便趁此將黨爭之後的清算告一段落。
馮家終於用自己的毀滅為這一場綿延數十年的黨爭,畫上了血淋淋的句號……
至於馮家所剩的最後一個幼子,就已經無人關心了。
直到現在才知道,馮家的幼子馮天羽,居然去了戎羌草原,幫著戎羌王子做事。這大概就是那場黨爭的餘波了。
而其餘波又遠不及此,甚至當初野驢嶺一戰,也是因為皇帝想要迅速立威,而草率發起的,而大齊王朝至今未能恢復這場慘敗後的元氣。
蕭文明聽了唏噓不已,反倒有些理解馮天羽這個“漢奸”了。
就這麼個大齊王朝,馮天羽對他有著血海深仇,自然也不可能有什麼忠誠心,或許戎羌這種直來直往、愛憎分明的風格和氛圍才是他最喜歡的。
但是對於董鴻儒,蕭文明剩下的卻只有單純的鄙夷而已。
他家分明是大齊朝的既得利益者,靠著朝廷的命令壟斷了海外貿易,才變得如此有錢,最應該支援大齊王朝的人就應該是他才對。
可這廝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錢還想要權、還想當皇帝,當了皇帝以後,大概就要到處舉行封禪儀式,自己就要當神了!
這種投靠異族,屠殺自己的百姓,實現自己野心的傢伙,蕭文明打心裡一百個看不起。
但是這又是一條極其重要的情報,白炎教和戎羌勾連在一起,或許還要加上董鴻儒新進網羅的一批黑旗軍的殘部,這幾方勢力揉搭在一起,還真是不容小覷。
這麼許多重要的情報,不上報給朝廷可不行。
可這時溫伯明又道:“蕭兄要是把這麼多訊息都陳奏上去,萬一朝廷問蕭兄這些情況是哪裡來的,蕭兄準備怎麼回答呢?”
是啊,準備怎麼回答呢?
總不見得如實告訴朝廷,是戎羌的阿冉部落的金密狄王子親口告訴他的吧?
那麼金立迪王子,又為何會把此等機密和盤托出呢?
到底是何目的?
或許還會有人陰陽怪氣地問一句:“蕭爵爺和戎羌到底是什麼關係?為何別人不知道的事,你這兒卻什麼都知道?”
“唉!”蕭文明嘆氣道,“這年頭想要辦一點正事,怎麼就這麼難呢?”
“蕭兄不要擔心,我自有主意。這些訊息你可以跟戴鸞翔元帥說一說,他是好人,跟他說的時候自可以談得透徹一些。再讓戴元帥將這些訊息,真真假假地摻合在別的訊息裡,一併上報給朝廷。如果現在朝廷裡還有些有識之士的話,自然會將有用的訊息甄別出來,可就怕……”
“就怕他們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對吧?如今形勢嚴峻,戎羌南下,人人自危,他們怎麼著也該長點心眼了!”蕭文明咬牙道。
按理說確實應該這樣。
可是事態會像常理那樣進展嗎?就算是蕭文明和溫伯明也不敢打保票。
兩人相顧無言,
半晌,溫步明才又說道:“蕭兄,我問你,萬一達多王子,哦,不,他現在是王爺了。由他親自率領戎羌大軍南下,你打算跟他交手嗎?”
蕭文明是幾乎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交手,不交手還能怎樣?他雖然是我的朋友,可我也是中原的子民。又豈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胞百姓任由他人殺戮?更不想當漢奸,當亡國奴!”
原先蕭文明對戎羌的觀感其實還是可以的,覺得他們草原民族英雄豪氣、光明磊落,要比大齊朝裡的那些勾心鬥角的混賬官員不知強出多少。
可今日見到這樣一幅殺戮的場面,還是讓蕭文明說不出的難受。
要知道做出這種事的人,還是戎羌裡相對文明的一夥,還算是給了自己面子的,要是戎羌真的殺了進來,那還不殺得屍橫遍野、生靈塗炭嗎?
因此第二天,蕭文明同潼關守關的王將軍溝通一番之後,便率領蕭家軍的兄弟們出關而去,以潼關為原點,向不同的方向巡視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