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8 聞風而走(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蕭文明卻不想應對的如此被動,仍舊讓蕭家軍的兄弟們騎上快馬,主動出擊——既可以鼓舞士氣,又或許可以打一個時間差,讓戎羌騎兵措手不及,自己搞不好能夠撿個便宜。
果然走了不過一盞茶功夫,蕭文明抬眼便望見地平線上揚起了一陣煙塵,顯然是有馬隊疾馳而來,不出意外便是戎羌的騎兵。
戎羌軍馬果然來去如風,行進速度急如閃電,將將前進有不過一頓茶的功夫,蕭文明就幾乎同戎羌打了個照面。
蕭文明的蕭家軍其實不是第一次同戎羌人打交道了。
不過半年之前,他們就執行過護送戎羌使團進洛陽給毅親王弔唁奔喪的重任。
那一次他們同行的不但不是普通的戎羌騎兵,而且還是戎羌各部落的王子,陣仗要比今天大的多、規格也要高出許多。
因此不似其他初次同戎羌交手的中原軍隊那樣,蕭文明的蕭家軍表現得異常淡定。
反倒是那些戎羌騎兵,忽然見有這樣一支軍隊迎頭上來,似乎覺得有些不太適應,顯見他們的馬蹄慢了下來。
蕭文明正規劃著同他們以何種方式進行第一場交鋒的時候,那夥子戎羌騎兵居然調轉了方向,以一種同方才的黑旗軍差不多的姿態,擦著蕭文明的隊伍就離開了。
蕭文明這會兒就納了悶兒了:怎麼不管是誰,今天見了我的人扭頭就走了?難不成我蕭家軍的兄弟今天都是從糞坑裡洗了澡出來的嗎?否則沒法解釋為何人人“聞”風而逃啊……
後來蕭文明才知道:是這群戎羌騎兵一路上同不少中原軍隊都交過手,其中既包括朝廷的屯田兵,也包括李全的黑旗軍,自以為對中原軍隊的戰鬥力和作戰風格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了。
可蕭文明的蕭家軍畫風卻同這些中原軍隊大不相同——哪有毫不怯戰,還主動迎擊過來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從來沒見過哪一支中原軍隊,四五百人的規模,卻還人人都騎著一眼看去便是戎羌來的駿馬,人人都披掛著精銳的戰甲,腰懸寶刀、手持長矛,宛若天兵天將。
因此,他們還以為蕭家軍並非是中原的軍隊,而是另一夥戎羌的騎兵。
按理說,戎羌人雖然不至於茹毛飲血,但過的還是遊牧這種十分原始的生活,而蕭文明的超家軍近乎是用近代軍隊的標準來打造的——除了使用的還是冷兵器以外。
畫風同戎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應該是不會認錯的。
可後來才知道,戎羌不過是現而今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一個總稱,其實其中有大大小小數百個部落,每個部落的生活習慣、語言文字、作戰風格都大不相同。
如果強行劃分的話,甚至都不同屬於同一個民族……
而各個戎羌首腦之間,對於互相的認識也不是很充分——同屬戎羌旗下,卻如同陌路人或者乾脆是仇敵的也不在少數,因此沒有認出蕭文明的身份,也就不大奇怪了。
可蕭文明現在就覺得奇怪。
他常常聽說戎羌雖然是滿足,但是作戰起來卻極其狡猾,明明大舉攻擊的機會就在眼前,以戎羌尚武的精神是不應該錯過的,可他們卻就這樣走了,讓蕭文明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也不能任由他們走脫吧?
否則了蕭文明下定了決心過來碰一碰戎羌的意義何在?
於是蕭文明趕緊命令,蕭家軍撥轉馬頭追著戎羌騎兵的屁股便追趕而去,但是他又唯恐戎羌在使什麼陰謀詭計,不肯追得太緊,只是隔著一二里的距離,追著他們馬蹄賓士揚起的煙塵,遠遠地跟了過去。
戎羌這次南下,據說有著替達利可汗報仇的名義,可最終目的還不過是一個“搶”字,只不過搶得更加有道理罷了。
因此他們繞過蕭文明的隊伍,繼續向中原腹地挺進,所謂的還不過只是為了搶劫中原百姓。
正巧此刻,正有一群準備進入潼關,卻因為潼關關門已經關閉,只能無奈回鄉的百姓擋在戎羌的前面,成了戎羌騎兵最好的目標。
這群百姓也是夠可憐的——他們給大齊朝廷的稅收並沒有少納少繳,可一路上卻沒有得到朝廷的庇護,不但黑旗軍要搶他們,就連遠道而來的戎羌也要將他們搶光,絲毫不留任何仁慈和情面,似乎只要不把中原百姓全都殺光了,就已經是天大的開恩了。
這群百姓早知道戎羌要來,如今真的看到戎羌的身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原本面對黑旗軍的搶劫,他們或許還能求幾句情,可現在看著戎羌揮舞著馬刀衝殺過來,百姓們趕緊拋棄所有的金銀錢糧,一溜煙就跑了出去——能跑多遠就有多遠。
嗜好殺戮是戎羌人的天性。
在戎羌同大齊反覆爭奪的邊境地區,大齊的村子被南下的戎羌屠戮殆盡並不是一些可怕的傳說,而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