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戴松咬牙道,“如果父親不怪罪我,那就什麼都好辦了。朝廷那邊怎麼說,就先往旁邊擱一擱好了。”

“小戴將軍還請放心,戴元帥那邊要是有話,自然由我去說和,這裡沒你的事兒。”

“行,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一步!”

說著,戴松仗著自己手下騎兵還坐在馬上,不用牽馬、上馬的時間優勢,揮領大軍,馬不停蹄地向馬關莊方向追擊而去。

這一回戴松不止一次地幫了蕭文明的大忙,他要同董鴻儒作戰,蕭文明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他用鄙夷的眼神看了李全一眼,冷笑道:“李鐵強你還真是命硬!這一回又被你從我手裡逃脫了。不過你我有緣,今後在戰場上應該還有機會交鋒。到時候恐怕你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勸你好自為之,否則遺囑就可以立起來了!”

“姓蕭的,你嘴巴給我放乾淨些!”

李全還想跟蕭文明爭吵,但蕭文明卻不給他這樣的機會,直接不予理睬,收拾起蕭家軍的隊伍,讓他們全部上馬,跟在戴松隊伍身後也向馬關莊趕去了。

蕭文明沒有跑出多遠,確定身後又傳來了楊妙真的聲音,兄弟,你。

蕭文明還以為楊妙真要對自己說什麼話呢,趕忙轉頭問道:“怎麼?楊姐姐有話要講嗎?”

其實楊妙真是想讓蕭文明多少照顧一下黑旗軍的兄弟——在董鴻儒手下的那些人。

他們雖然跟著邪教,但畢竟還是黑旗軍出來的,蕭文明在向董鴻儒發起進攻的時候,能不能網開一面,饒這些原本是黑旗軍的弟兄一命……

楊妙真想得固然是不錯,可是兩軍交戰,蕭文明在激烈戰鬥的戰場上,是能說放了誰就能放了誰的嗎?

楊妙真也是知兵之人,知道這樣的事情很難做到,要是這件事情託付給了蕭文明,那楊妙真就是在故意給她這位兄弟出難題了……

因此面對蕭文明的問話,楊妙真還是收回了自己的話,只說道:“兄弟,你一去還請保重啊,千萬不要受了傷了……”

蕭文明聽了心頭一熱,點頭答應:“好,楊姐姐放心,就董鴻儒這點能耐,傷不到我的。等打完了這一仗,我還要去找楊姐姐說話呢!有些事情不說明白了可不行!”

又多說了這幾句廢話,蕭文明這才跟著已經出發的蕭家軍的先頭部隊,向著馬關莊的方向趕去。

蕭家軍胯下的戎羌駿馬,剛剛想用過草地上現在的青草,又在他們的主人和敵人激烈交戰的檔口休息並且恢復了精力,因此騰空而起的四蹄顯得格外輕快,不一刻便連人帶馬,消失在楊妙真的視線範圍之內。

“快走吧!有話,等到安全的地方再說。”楊妙真這樣對李全吩咐道。

眼看從四面八方圍上來的官軍的雜牌軍越來越多,李全和楊妙真又絲毫沒有在現在這個狀況下,同官軍發生衝突的意願,那就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吧!這一回,李全不知是被蕭文明打服了,還是在給楊妙真面子,招呼其自己手下的殘兵敗將,跟著楊妙真和她手下的娘子軍,向著相反的方向,避開聚攏過來的官軍,便又沿著黃河向東趕去。

那些磨磨蹭蹭的官軍當然不可能抓住李全和楊妙真,撲了個空,互相商量了一下,趕忙循著蕭文明和戴松的足跡,向西邊追去。

看樣子他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就憑自己這點力量,想要獨自同黑旗軍作戰,還要戰而勝之,簡直就是妄想。

從同李全交戰的戰場到馬關莊的路,其中有一半戴松十分熟悉的,他擊潰董鴻儒所部之後,就是沿著這條路趕來支援蕭文明的。

現在故地重遊、老路重走,果然發現有大批人馬聚集並向西後撤的跡象。

看樣子李全並沒有說謊,董鴻儒的主力確實在這個方向。

於是戴松便繼續快馬加鞭,朝著馬關莊的方向兼程趕去。

行至半路,戴松突然遇到了黑旗軍的大隊人馬,居然是董鴻儒臨時收攏的部隊並且派他們來接應李全的。

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戴鬆放棄李全而來攻打董鴻儒,就是為了尋機殲滅他的主力的,戴松一開始還怕自己找不到他們的蹤跡,現在他們居然坐上門來了,那就同他們沒什麼好客氣的,直接攻上去就是了。

之前那一回戴松和董鴻儒較量,打的是一場擊潰戰——讓董鴻儒的人馬失去鬥志、失去戰鬥力也就點到即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