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 擊破心理防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介紹道:“這位小戴將軍,乃是大元帥戴鸞翔的公子!”
戴鸞翔曾經鎮壓過黑旗軍,其中好幾次,楊妙真都是親歷者,因此她對於這位既有著保衛國家的榮光,又沾著黑旗軍鮮血的“海內第一名將”感情異常複雜。
因此楊妙真一聽戴鸞翔的兒子就在這裡,並且把在黑旗軍中也能稱得上是一員猛將的李全打得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更是激起了他的心氣:“哦?原來是戴公子,怪不得了!只是你想贏我,大概也沒那麼容易。”
說罷,卻聽楊妙真扭頭長嘯一聲,忽然有上千精銳騎兵繞過一片小樹林,出現在了蕭文明和戴松的視線範圍之內。
蕭文明見了心中頓感驚訝——原來楊妙真並非是單槍匹馬而來,居然趁著夜色埋伏下了這樣多的人,並且看這群騎兵的模樣,一溜的都是女子,便知她們的身份乃是楊妙真親屬的“娘子軍”。
這支“娘子軍”雖然都是女人,但是出了名的戰鬥力不俗。
蕭文明還以為戴松不知道這支隊伍的身份,剛要開口介紹,卻聽戴松驚歎道:“喲!原來這就是黑旗軍有名的‘娘子軍’啊!今天我總算見識到了!”
戴松乃是將門虎子,自然有家學淵源。
戴鸞翔賦閒在家的那幾年,就曾向戴松縱論天下強軍,特別是對於黑旗軍的娘子軍頗有褒獎,說每次同娘子軍對陣,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因為娘子軍都是由女人組成的,將士們動起手來難免會心慈手軟。
又或者是因為對面是女人,所以還會輕敵,反而被對手的出眾戰鬥力,打一個措手不及。
戴松原以為自己只要思想上足夠重視,不犯婦人之仁、輕敵冒進的低階錯誤,對付娘子軍應該問題不大,可現在看楊妙真的用兵,似乎問題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楊妙真能夠率領那麼大的一支隊伍,充分利用了夜色的掩護,在距離官軍近在咫尺的地方潛伏下來,又能一聲令下便迅速集結。
就這樣的用兵能力,戴松拷問自己或許也沒有這樣的才能。
這還不單單是領兵將軍的能力而已,部隊本身也需要有令行禁止、來去如意的素質。而具備這樣素質的軍隊,其戰鬥力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而楊妙真拉起的這支娘子軍,人數超過一千人,總兵力絲毫不在戴松和蕭文明以下——再加上李全的人——戴松和蕭文明對付楊妙真,似乎也並沒有那麼容易……
蕭文明在戴松耳邊低語道:“小戴將軍,咱們打也是可以打的,也未必打不贏,但是這一仗打下去就是贏也是一場殊死苦鬥。我的建議是不要打,不知你意下如何?”
按照戴松理性的思考,如果並不是兩軍必須交戰的話,像這種沒有勝算的仗是儘量不要去打的。
也就是說,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下,最理性的選擇是不要同楊妙真發生衝突,這是戴松作為一位極有潛力的少年將軍作出的最理性的判斷。
但問題是,一個將軍做出了理性的判斷,就一定能夠執行自己的判斷嗎?
如果每次都是這樣的理想的狀態的話,他的父親戴鸞翔又何至於在野驢嶺一戰前被人撤了職務?
而大齊朝又何至於在野驢嶺一戰一敗塗地,精英損失殆盡,直到今日都沒有恢復元氣!
就好比現在,戴松也確實有了避戰而走的想法,可是越來越多的官軍圍了上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想撈一把功勞的官員。
這些官員很難保證他們有多大的道德水平,能跟著戴松屁股後頭撈一點功勞,他們或許還不滿足,能夠挑到戴松行軍打仗中的毛病,狠狠地給他告一個刁狀,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才是他們的真正訴求。
第一次領軍作戰,戴松也終於感受到了他父親戴鸞翔曾經遇到過的窘境——打還是不打,有時候並不是由前線的將軍做主的……
不過同父親不同的是,戴松身邊還有一個蕭文明可以給他出謀劃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替他拿主意、背黑鍋……
只見這個主意頗多,有時候甚至顯得主義太多的信義伯爵爺,這時居然還在和黑旗軍的楊妙真討價還價。
“楊姐姐,你有意救李全一命,可他卻未必肯領情呢!他剛才還信誓旦旦說要與我一決雌雄,我現在就是放了他,他就肯走嗎?未必吧?”
只見楊妙真眉頭一緊,並沒有直接回答蕭文明的話,而是衝著李全大喊:“李全兄弟,你要是還自認為是黑旗軍的一員,就聽我的號令,帶著你的兄弟,跟我一同走!”
顯然現在聽從楊妙真的指揮,對於李全來說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