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巧不巧,正和戴松撞了個滿懷,才會碰到今天這樣的倒黴事!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不能算是蕭文明的錯。

因為選擇西邊,是因為其他三個方向全都被堵住了——呂博海率領的屯田兵從東邊打過來,北邊是滔滔黃河,正南則由董鴻儒和李全先走一步。

對呀,當初要是這兩個傢伙,二選一選錯了路,那現在被困在正一觀的、被戴松圍住的,就成了這兩隻大冤種了,要是這樣的話,蕭文明非但不會幫他們脫險,甚至還會幫著戴松想辦法將他們剿滅乾淨,一個不剩!

想到這裡,蕭文明頓時豁然開朗,能不能把李全和董鴻儒兩個人吸引到正一觀,再讓戴松將其一舉剿滅,從而換出這些黑旗軍的好漢?

這樣戴松既消滅了黑旗軍——當然指的是李全分走的那一部分,又把逍遙法外數年的邪教頭目一舉抓獲或者誅殺。

那麼,原本一份功勞,就增值成了兩份——戴松不是個不通情理的人,這樣做既能在朝廷那邊過得去,又保留了同蕭文明之間的交情,他不可能不接受!

可問題是,把李全和董鴻儒吸引過來是那麼容易的嗎?

這兩條賊魚,被蕭文明接二連三地逗弄,都已經精得快成精了,想要再騙他們一次,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釣魚,需要魚餌,正一觀這裡就有——蕭文明本人,本身就是最大、最香的誘餌,但是這兩個人會乖乖上鉤嗎?

蕭文明可以提出一個大主意,擺出一個大方向,這是他先天所具備的廣闊的視野所決定的,然而要讓他把握每一個細節、控制每一條變數,就並非他的長處了,看樣子還得請溫伯明過來幫忙。

溫伯明離開主局的距離並不遠,但是一來一去也要時間,眼下能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先穩住戴松,讓他一時半會兒不要出來攻打正一觀,然後再和溫伯明商量出一條萬全之策出來。

於是蕭文明突然站起了身子,對無良道人說道:“道長,我似乎有了個主意,但是不能在這裡面說,就怕走漏風聲,主意也就沒用了。”

“那好!那好!”無良道人眼前一亮,“不管小兄弟有什麼主意,老道自然鼎力相助。”

“那就好,那就請道長約束住這裡的好漢們,我先出去一趟,同外頭的小戴將軍有幾句話說。”

此言一出,那些個平日裡總把“視死如歸”掛在嘴上的英雄好漢們,不出意外地再次譁然了:“說什麼出去說話,姓蕭的分明是要逃跑!還要把我們留在這裡,不知是何居心?”

無良道人正和蕭文明說話呢,哪能容得別人過來插嘴?

他當時就起身喝斥道:“我這裡廟小,供不起你們這幾尊大菩薩,要是覺得這個地不可留的,就拍拍屁股走人,老道我絕不強留!”

此言一出,那些江湖好漢們又再次閉上了嘴巴。

所以有些人你跟他們好好講道理是沒用的,非得學得像他們一樣,把所有偏激的話一股腦地往他們臉上扔,他們才知道臉疼。

然而無良道人對於蕭文明的行動,其實自己的心裡也帶著幾分疑惑:“小兄弟,你這麼一走什麼時候能回來?”

蕭文明想了想:“回是肯定要回來的,我得給諸位一個交代啊!但是什麼時候回來就說不準了。”

無良道人那是闖蕩江湖幾十年的老江湖了,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話沒聽過?

要是蕭文明滿口答應下來,還約定了確切的時間、日期,反而不值得信任;像這樣把話說透了,自己不能保證的,一個詞都不說,反而能夠讓人信任。

於是無良道人點點頭:“那好,那老道,我送小兄弟出去。”

戴松就在外面,他也怕蕭文明這個傳說中同江湖人士關係密切的傢伙,進到正一觀之後,就組織起大隊人馬突然發動襲擊進行突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看蕭文明方才就和林丹楓二人進去,現在出來的依舊是他兩個人,禁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蕭文明已把大主意拿下來了,那就要商量一些細節問題了,具體的問題甚是瑣碎,站著說肯定是沒法說清楚的。

於是,他便請戴松安排一個僻靜的所在,然後才能慢慢談話。

距離正一觀不遠處,有一座供行人歇腳的涼亭。

蕭文明和戴松入亭而坐,讓旁邊的兵丁暫時撤退幾步,確保沒人會在一旁偷聽之後,蕭文明這才故作神秘地對戴松說道:“小戴將軍,我有一個大功勞想送給你,不知你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