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是少年將軍,建功立業的心腸火熱,一聽蕭文明說這話,立刻就來了興趣:“爵爺的意思,難道已經同正一觀裡的人都談妥了?他們要乖乖出來投降?既然如此,我也絕不會為難他們,等上報朝廷的時候,能恕罪的,儘量給他們恕罪,說不定還有幾個忠勇之士,可以讓父親收編入隊了……”

蕭文明含笑著搖搖頭:“就這幾個人算得了什麼大功勞?小戴將軍,你聽說過白炎教嗎?”

蕭文明說這話時的神態,就好像後世推銷理財產品的經營人……

“當然聽說過!”他父親戴鸞翔,被罷官免職後復出的第一次行動,便是跟著毅親王一同平定報白炎教的叛亂,那時候戴松正待在家裡面讀書,並沒有參與實際的行動,但是白炎教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知道就好。那小戴將軍可知道,當初我在你爹的指導之下,雖然將各個白炎教的據點逐一擊破,但畢竟走脫了他們的教主也就是自稱‘炎尊’的董鴻儒?”

“這個我大約也知道。”戴松回答道。

“那麼我現在正有一個主意,可以把董鴻儒這傢伙引到正一觀附近,也就是把這塊肥肉送到你的嘴邊。到時候小戴將軍是狠咬一口還是猛踩一腳,全憑你的心意。如何?這番功勞不小吧?並且董鴻儒手下的那些個叛賊,小戴將軍既可以當成是黑旗軍的人馬,也可以當做是白炎教的餘孽,可以把他們一併剿滅了!”

後面那些人說的當然是指的李全。

這樣的功勞的確不小。

只憑借一次出兵,就一舉消滅了黑旗軍、又剿滅了白炎教,可以說是功上加功。

要是戴松第一次獨立,領軍就能取得這樣的功勞,必然能夠在朝廷裡建立名氣,得到皇帝的讚賞,還能讓他父親戴鸞翔刮目相看。

“爵爺可不能騙我,這樣大的功勞,正是小將夢寐以求的!”

“我騙你做什麼?我要是騙你,不光你爹不答應,恐怕就連在天上的毅親王的英靈也不會答應。不過要取這份大功勞,我倒有兩個條件……”

“什麼條件?但說無妨。”

“很簡單。第一,勾引董鴻儒過來沒那麼容易,還請小戴將軍予以配合。”

兵不厭詐,戰場上想要取得勝利,演技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一點戴松當然懂得,想也沒想就答應了:“那好,這沒得說,第二個條件呢?”

“第二個條件,就是現在正一觀裡的這些人,懇請小戴將軍放他們一條生路,由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這就相當於用董鴻儒和其他人的性命,來交換正一觀的這些人的性命,這樣做雖然不合大齊朝的法律,卻合著情理。

戴松想了想,卻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也提出了兩個條件,言情蕭文明能夠承諾遵守。

條件之一,他自己手下對於正一觀的包圍圈可以稍微放鬆一些,但人馬不能撤走,否則戴松的人剛剛離開,正一觀的人便一走了之,那麼戴松立不了功勞還是輕的,按一個“翫忽職守、私縱賊寇”的帽子,那可就不好玩了。

第二條,蕭文明的行動不能無限期的拖下去,必須要約定一個最後的時間,一到這個時間,戴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對正一觀發起總攻了!

這樣的說法雖然無情,卻十分合理,蕭文明無法反駁,反而對戴松頗為讚賞。

“好!小戴將軍做事條理分明,不拖泥帶水,我很喜歡。就這樣,我們以十天為期限,十天之內,我要是不能把董鴻儒送到小戴將軍的嘴邊,那接下來如何行動,全憑小戴將軍一人做主,我絕不阻撓。”

十天的時間可不算長,蕭文明可得抓緊行動。

事不宜遲,他立即就讓宋星遙騎快馬把溫伯明請來,共商大計。

一聽蕭文明的打算,溫伯明便止不住的交口稱讚:“好、好、好!蕭兄用的這可是一箭雙鵰之計啊!既可以借刀殺人,又可以用人磨刀,妙計!妙計!”

用人磨刀,指的是送給戴鬆一些功勞,這樣就能收買這位少年將才。

“溫先生過獎了,我這也是為了救人才想出來的急招。關鍵這八字還沒一撇呢!李全和董鴻儒這兩個傢伙已被我嚇唬成了驚弓之鳥,想讓他們再上鉤一次,談何容易?”

“蕭兄這話就說對了,要讓他們上鉤,誘餌就在這裡是現成的,關鍵就是不能驚嚇到他們。“

“所以我才急急忙忙地請溫先生過來,幫我想個萬全之策。“

“其實也沒什麼萬全的,不過就是把條件和風險都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掂量著——收益要是比風險更大,不就是會趕忙過來了嗎?關鍵就是要湊出,能讓他們覺得可以冒一冒風險的條件。”

“湊出來是不難,就是時間太緊急了,我答應了小戴將軍,十天之內一定要把他們引到這裡來。”

“那我有個法子,能不能,從正一觀裡故意放幾個人出來,讓他們跑到董鴻儒哪邊,就說正準備裡應外合拿下蕭兄,或許董鴻儒就肯上這個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