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3 圍點打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陸續有傳來命令,要各地白炎教的師兄、師弟火速馳援福州,只要將官軍這支力量殲滅在福州城下,那不斷福州之圍解了,同時整個福建道、乃至江南道,都不會再有阻礙白炎教的力量了。
於是自官軍圍困福州城開始,就不斷有白炎教的援軍過來增援。
來的這幫人普遍勢力不小,少則兩三千人,多則四五千人的都有。
不過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臨時拉過來的壯丁,根本就不是白炎教的信徒,交戰之前官軍只要大喊一聲,立刻就能轟走一大半。
至於剩下的頑固分子,要麼發動大軍包他們的餃子,要麼由蕭文明的蕭家軍來一次突襲,總之消滅他們的辦法多的是。
打到這個程度,蕭文明總算是弄明白了——原來戴鸞翔搞的是圍點打援的策略,福州城能不能攻下來,他根本就不在意——或者說暫時不在意——大量消滅過來救援的白炎教的人,那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而之前攻佔南平和蒲城也只不過是這一個戰略的鋪墊而已,就是要給所有人留下一種印象:那就是官軍只要下定決心攻城,一定十分容易的,南平和蒲城一天都攻下來了,福州稍微麻煩一點——兩三天,再多不過五天,一樣能夠打下來!
這就催促著其他地方的白炎教趕過來增援,實際上是趕過來送死。
於是複雜而沒有絕對信心的工程作戰,短時間內搖身一變,簡化成了簡單而極有把握的野外作戰。
並且還利用白炎教缺乏統籌指揮,各自為政、陸續趕到的劣勢,將其零敲碎打地擊敗,同時規避了官軍在絕對兵力上的劣勢。
在毅親
王的授意下,蕭文明經常能夠率領出本部蕭家軍之外的其他人馬,同趕來增援的白炎教對戰。
這樣的場面蕭文明已經很熟悉了,並且他的仗越打越精,不再是依靠蕭家軍無與倫比的戰鬥力猛衝猛打了,而是嘗試著採用各種戰術:刨牆根、打悶棍、插腰眼,怎麼精巧怎麼來、怎麼有趣怎麼來。
反正白炎教的戰鬥力也不過爾爾,又有名將戴鸞翔作為託底,怎麼打都不會輸。
蕭文明搞這些小花招,在毅親王和戴鸞翔眼裡不但是鼓勵的,而且甚是欣慰的,因為他們之所以讓蕭文明率軍同白炎教的援軍作戰,倒不是因為他們偷懶,而就是為了讓蕭文明積累一些經驗、積累一些威望——這是一個成為獨擋一面的將帥的必經之路,哪怕吃一些虧也好,總比毫無經驗的楞頭青要強出不少。
除了蕭文明之外,南湖屯的曹瑞也撈到了一些獨立領軍的機會,並且有好幾次,蕭文明還是曹瑞的下屬。
這也是毅親王和戴鸞翔有意安排的,也想試探一下除了蕭文明之外,江南還有什麼新進的軍事人才。
不過看下來曹瑞膽子小了一些,才華和天賦也有限,作為一個能夠堅決執行命令的將領是足夠的,但是讓他統御一方,就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不過即便如此,曹瑞也足可謂是一個人才了,畢竟完美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和寶貴的事情,能做到這一點的又能有幾個呢?
於是隨著白炎教的不斷趕來,官軍也不斷同其展開大戰,有時一日一戰,有時甚至一日數戰。
戰果不斷的積累、極速的上升,到達到第十天的時候,消滅的白炎教已經接近十萬人了!
當然,這種消滅也並不是絕對的肉體上的消滅,只要打得他們失去了戰鬥的意志,放下武器投降,那就算是殲滅了他們了。
更有甚者還沒有同官軍交手,蕭文明命令手下一通戰鼓齊鳴,對手就嚇得四散奔逃了。
從戰場上僥倖逃生的白炎教徒,大多也沒法返回原地作亂,因為蕭文明在忙著同對手正面交戰的同時,戴鸞翔也在背後耍小計謀。
他見哪座城池的白炎教全部走人了,城防空虛,便往往親率一支精兵——人數不用很多,五百到一千人就足夠了——迅速挺進到空城之下,照例向城內喊話,要百姓從內向外開啟城門,城池也就很輕鬆的被攻打下來了。
至於那些脫逃的白炎教徒,他們見自己的據點被攻了下來,自己又沒有能力反攻回來,於是信仰堅定一些的就趕緊投奔下一處還在白炎教手裡的據點——如果還沒有被攻破的話……
信仰不堅定的,那就乾脆偷偷扔了頭上的白頭巾,趕緊回家種田去得了。
這些人雖然沒有被殺掉,這是脫離了白炎教的行動,朝廷一樣是歡迎的,只要不是白炎教中的骨幹,事後叫地方官管教一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畢竟作為一個存在了兩百多年的朝廷,將壯勞力不分良賤地全部屠殺,並不是最有利的做法,脫離了白炎教,就好安安心心當一個農民,播種、收穫莊稼然後給朝廷提供賦稅,就已經是在恕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