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4 口氣挺大(第1/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在短短的五六日之間,福建道大本營的白炎教被大批消滅,並且他們還是衝過來送死來的,而官軍這邊只是薄有損失而已。
而目睹了這一切的福州城,卻顯得異常的平靜,根本就沒有出城來助戰的意圖。
如果還是像之前那樣,以攻克福州城作為主要目標的話,那蕭文明非得著急了不可,但現在既然戰略目的已經變發生了變化,那他也就氣定神閒了。
慢慢打就可以了,反正福州城已經被自己控制住了,又沒長著腿,跑不到哪裡去。
城裡的人也沒插著翅膀,不可能憑空飛出來——就是長了翅膀能夠飛出來,那城外那麼把守的官軍,一樣可以用弓箭把他射下來……
並且除了福州城之外,福建其他地方也正在不斷地被收復,形勢對蕭文明異常有利的,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不斷殲滅趕來援助的白炎教而已。
這一日又有情報傳來,說是一股白炎教的人馬,從西邊殺奔過來,人數有四五千人之眾!
這股人馬的數量不算少了。
毅親王和戴鸞翔不敢掉以輕心,趕忙命令蕭文明率軍前去攻打。
按照之前戰鬥力的測算,此次行動蕭文明除了本部三百蕭家軍之外,又點了其他兩千多官軍,算是一次比較大的行動了。
經過這幾日的作戰,蕭文明已經將福州城附近的道路和地形摸得一清二楚了,名義上說起來雖是遠赴客場作戰,卻需要比土生土長的白炎教更加熟悉這裡的情況。
因此根據情報,蕭文明沒費什麼功夫,便尋到了這一群白炎教的蹤跡。
在蕭文明之前的認知裡,只要是起義軍,其中總得有幾個能打仗會打仗的。
就類似於太平天國裡的石達開這樣的,才能給朝廷製造足夠的麻煩。
然而不知怎的,白炎教的戰鬥力實在是太拉胯了,打了那麼多仗,就沒遇到過任何一個會用兵的。
這次也不例外。
趕過來支援的白炎教的隊伍依舊是鬆鬆垮垮的,幾千人的隊伍走了足足有幾里長……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而且還是一條病歪歪的蛇……
在蕭文明看來,這些人與其說是來增援福州城的,不如說是來送死的……
如果說他們的到來對自己的友軍能有什麼幫助的話,那大概也就是在黃泉路上有個伴,不用走得那麼孤單了吧……
對於這種對手,蕭文明也沒什麼好心慈手軟的——要打,就打你一個全軍覆沒!
因此蕭文明並不急於發起進攻,而是仗著自己對地形十分熟悉的優勢,瞅準了他們想要馳援福州必經之路上的一片小樹林,邊將大隊人馬埋伏在其中,想要打一場伏擊戰加圍殲戰。
就憑白炎教這幾個人的智商哪能識破蕭文明的計劃?
他們果然就上了當了,他們懵懵懂懂地衝進了蕭文明預先設下的包圍網。
然而因為他們的隊伍走的
太鬆散了,在這時反而救了他們一命,蕭文明為了兜住主力,故意放過了他們的先頭部隊,打算靜待其大隊人馬進入包圍圈,再統一下達進行總攻的命令。
誰知未待其主力被蕭文明抓住,白炎教的隊伍突然就停下不動了。
還不光是不動,甚至還在向後收縮……
難不成是白炎教的人開了竅了,忽然識破了蕭文明的詭計嗎?
看樣子並不是那樣,蕭文明派出去的偵察兵傳來訊息,說是一支官軍尾隨白炎教跟了過來,並且已對白炎教的後背發動了攻擊,白炎教陣腳大亂,故而慌忙停下了行動,全軍轉向正在應付那支官軍的襲擊。
這是怎麼回事兒?
自己的計劃被打斷的蕭文明,異常氣惱地質問道:“去打聽打聽,這是哪部分的人馬?不知道我正在這裡作戰嗎?還敢過來搗亂,就不怕毅親王問罪嗎?”
那偵察兵就是蕭家軍的弟兄,對於蕭文明的脾氣他很瞭解,在偵查的時候,他就已經問明瞭,現在便也能夠十分從容詳細地回答蕭文明的疑問:“回少爺,這夥子官軍不是從蘇州過來的,我也不認得他們。十有八九是從別地趕過來的官軍。”
如果說是別的地方的人,不給蕭文明的面子倒也還好解釋,其實也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