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這話之前,蕭文明其實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皇帝的回答無非是允許蕭文明參與和不允許蕭文明參與兩種而已,可沒想到這位皇帝又不按常理出牌。

只見他雙眼的注意力,依舊集中在面前的奏章上:“六麻子?提審他做甚?”

這話就奇怪了。

昨天蕭文明擒拿六馬子,也是透過衛玉章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的,可不是自作主張,那為什麼要捉六麻子呢?還不是因為他涉嫌洩密和偽書兩件大案。

既然如此,那麼提審六麻子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總不見得讓蕭文明抓了白抓吧?

這種話,蕭文明當然不能直愣愣地說出來,只能斟酌著詞語說道:“可是……要是不審六麻子,那兩件大案豈不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豈不是要永遠蒙塵?”沒想到皇帝居然主動接過了蕭文明的話,“唉!天下那麼多案子,哪有每一件都查的水落石出了的呢?蒙塵也就蒙塵了吧,朕有這樣的氣量,能夠藏汙納垢。”

這是氣量大小的問題嗎?

這是藏汙納垢的問題嗎?

這兩件案子那是關乎到國家傳承的合法性、關係到皇上地位的正統性的大案子,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那怎麼能行?

根據蕭文明對當今皇帝的瞭解,他可絕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更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恩德,那個被打的半死的秦天德人還沒走遠呢!

怎麼還沒轉眼皇帝就轉了性了?

蕭文明還想再爭取一句:“可是皇上……這樣的大案,要是掩飾過去恐怕不太好吧?”

事後,同溫伯明分析過後,蕭文明才知道自己這一句話多餘了,已經讓皇帝在耐心耗盡的邊緣徘徊了!

“就是因為是大案,朕才要掩飾過去。此案如此重大,就是犯案的只是一兩個人,可要是層層株連下去,就怕朝局不穩,甚至還可能牽涉到死了的老皇叔的身上。皇叔這一輩子勤勞國事,還是讓他入土為安吧,不要再打攪他老人家了……”

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蕭文明還能再說什麼呢?

他只能誇讚一句:“皇上宅心仁厚,思慮深遠,是微臣想得不到。”

蕭文明嘴上是這麼說的,可心裡卻在想:怎麼這個皇帝如此反覆無常,難不成背後又在策劃什麼大事嗎?

這時的蕭文明深刻地感受到了危險——抽身離去,返回臨海村的主意就更加堅定了。

“那麼既然皇上不願把案子查下去,那麼微臣在京城裡也就無事可做,不如早早回去,也好替皇上籌措關稅銀子。”

皇帝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終於點了點他那顆龍頭:“好吧,那你回去吧!朕在這裡交代的事你記在心裡,可別忘了,有事不決,可以給朕多多上書,你的奏章朕一定第一個批閱。”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