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2 不知從何查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此皇帝只能掩飾住心中的不滿,努力裝出豁達的樣子:“沒錯,蕭文明這次確實立了大功,可汗不說,朕也是要賞賜的。既然現在提出來了,那麼朕……朕就給你的爵位連升三級,晉升為伯爵。從今日起,你蕭文明便是信義伯了,如何?”
好傢伙,皇帝一句話,就讓蕭文明從不入流的信義郎,一躍而成了堂堂伯爵老爺!
這大概就叫雷霆雨露、俱是皇恩吧……
要知道前線的將軍,一刀一槍拼殺下來,不知多少人頭落地,也未必能夠進步到伯爵,這是何等的榮譽?
一邊坐著的衛玉章,聽了皇帝這樣的越級的冊封,心中是有些不滿的。
但是進封爵位又不同於授予官職,說到底其實還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他作為宰相規勸兩句是可以的,強行駁斥就屬於不識抬舉了。
反過來講,如果給蕭文明越級升官的話,衛玉章作為士林官場的領袖,或許還會提出一點自己的意見。
但是給他加封爵位,尤其還是當著外國首腦的面,他也只能忍住不提反對意見,只是沉沉地說道:“蕭文明,如此殊遇,你還不謝恩?”
話裡話外,突出了“殊遇”二字。
蕭文明其實是不願意下跪的,不願意下跪拜任何人。
但是場面上的活,有時候想逃也逃不了,他也只能違心地雙腿一軟給皇帝磕了頭,算是感謝皇帝賜予的“榮恩”。
雖然達利可汗遇刺的案件並沒有影響兩國的關係,但是可汗被砍了那麼多刀,於他這個叱吒草原的漢子而言,也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
在正式地同大齊皇帝告別之後,他一日也不想再在京城洛陽裡久留,第二天就選擇離開京城,返回戎羌草原。
從達利可汗秘密來到京城時的場面相比,給他送行的場面算是宏大多了。
皇帝雖然沒有出宮送行,卻由宰相衛玉章帶領文武百官,在京城朱雀門外,給達利可汗準備了盛大的踐行儀式。
只見門外旌旗招展、百官列隊,達利可汗也勉強支撐起身,騎在高頭大馬上,同幾位認識或不認識的官員一一作別之後,這才領著十位隨他一道進軍的戎羌武士,威風凜凜地出了朱雀門。
蕭文明當然也在現場,不過他這個新晉封的伯爵,依舊還是沒法融入大齊朝廷的中樞,被遠遠擠在外邊,就連同達利可汗或者達多王子交換一個眼神的機會都沒有。
就大齊朝廷的這些官員,以他們的格局和能力,雖然對蕭文明受封信義伯又是嫉妒又是不滿,但也做出什麼上得了檯面的事情——也就在這種細枝末節上給蕭文明這個屯田武官出身的新貴使點絆子、噁心一下而已……
而蕭文明只覺得好笑。
在場的官員除了衛玉章一個宰相之外,最多再加上半個禮部尚書,其餘人等別看一臉熱情的樣子,卻同達利可汗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卻還努力發揮自己的演技,裝出一副熱情洋溢的模樣。
可是被擠在外圍,儼然一個邊緣人物的蕭文明,實際上居於整件事情最核心的兩三個人之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內外有別,不過於此。
至於京城的百姓,只是被這樣熱烈的場面所吸引住罷了。
自從毅親王老人家薨逝之後,洛陽城的宵禁執行了有一個月的時間,老百姓被關在家裡除了上工種田之外,寸步不許出門,早就憋壞了。
如今終於迎來了給戎羌大汗送行的儀式,並且還是在大白天舉行的,百姓們摩肩接踵、人流如織,都趕過來一睹這位可汗的風采。
見到達利可汗這副威武雄壯的樣子,不少百姓都止不住地嘖嘖嘖稱歎,說他真是一位草原上的英雄!
只是他們都忘了,要是沒有蕭文明的撮合,或許這幾日戎羌還在不斷地同大齊國產生摩擦,而達利可汗作為戎羌的首領,對於大齊百姓而言則是不折不扣的殺人兇手。
如此人情百態,把蕭文明看得不甚感慨。
後世有句話叫做“豬永遠是豬,但人有可能不是人”。
有的時候人還真不如動物——別看達利可汗現在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就在轉日之前,他還身中數刀,被砍得狼狽不堪。
再說六麻子,他之前雖然被割了卵子,卻也是人上人的身份,可如今卻長出了半個卵子,反而鬧得人不人鬼不鬼,變得豬狗不如!
除了蕭文明之外,溫伯明也正在冷眼旁觀——只不過他的書讀得太多了,反而並沒有蕭文明那麼多對於人性的感慨,只說:“皇上搞出這樣一場踐行儀式,真是端的好手段啊!”
儀式搞得這樣轟轟烈烈的,相當於通告全國——原本是仇敵的戎羌大汗,如今也趕來覲見天朝上國的皇帝,而皇帝並沒有出席儀式,沒有公開表現出熱情——這說明,兩國的關係並不是平起平坐,大齊朝是要略微臨下的。
這樣做,或許是在心理層面,報了野驢嶺一戰的血仇……
也就只能是在心裡層面上了……